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建设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认同是认同主体与认同客体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的关系范畴,是作为政治主体的公民围绕特定的利益诉求和价值需求对政治体系进行的评价和相应的政治行为的总和。政治认同建设是通过政治体系的制度化和合理化,使其不断满足公民多样化的利益需求,促使公民逐渐形成对政治体系同向性、肯定性的情感和态度,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冲突频发,传统的意识形态高度一元化的政治认同机制逐渐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凝聚力趋向弱化,人们的政治认同度普遍降低,长此以往,容易发生政治认同危机。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加强政治认同建设,构建有利于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政治认同整合机制,唤起人们对和谐社会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本文试图在梳理、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政治认同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政治认同的内涵与本质、内容与特征、一般功能的分析,将政治认同定位于公民与政治体系之间的关系范畴,明确政治认同的实践本质,形成初步的基础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将政治认同置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中国特有的社会背景中,专门剖析中国政治认同的现状及原因;第三部分,分析中国政治认同建设所特有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提高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证明桥梁可能有的桥型只有9种,然后从材料、结构分析、施工工艺、大跨度的推进、美学各方面叙述各种桥型今后发展方向。
<正> 《机修手册》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大型自编的专业手册。六十年代出版试用本,七十年代着手修改补充,出版修订本,由五篇改为七篇,共70章,分30册出版,篇幅有所增
<正>从南开大学学士到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核磁共振中心博士;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博士后到如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路走来,王申林秉承的都是
本文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DSA)和瞬间高速摄影装置等,在稳定的溶气喷射条件下,对在柴油中溶解CO2、空气等不同性质气体的喷雾粒径分布、喷雾锥角、喷孔流量系数等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
利益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利益就一直是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利益相关。对利益的追求,形
<正> 张安喜老中医广博多识,勤于临床,从医四十余载,对妇科疑难病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崩漏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现将其整理简介于下,以示同道。1 审证求因,强调
新世纪初,中国先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世界的全新理念。“和谐”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西方哲学思想中对“和谐”的思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中国传统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质要求在对现实事物的理解中,始终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这一本质要求还使马克思哲学在具有科学性的同时,具有开放性。在实践的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哲学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