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策略——城市住区重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生长基本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中心城区与郊区。论文关注的 正是这一背景下中心城区的生长与再生的复杂状态,其着眼点是中心城的住区重构。论文探 讨了城市住区重构的复杂性与争议性。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住区构成城市的背景与肌理,反 映出城市生长形态的连续与变异;住区作为城市社会的载体,反映出城市居民与社会构成的 多样性;住区作为城市经济运作的舞台,反映出不同利益及领域的冲突与调和;城市住区的 重构也反映出城市价值观与文化的变迁。而中国城市住区重构的两方面特征则造就了这一过 程的争议性:其一,城市住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重构;其二,城市住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 构。城市住区爆发式重构的现实,反衬出城市住区理论的衰微和迷失。 论文力图在这一错综的背景中保持一种冷静的观察,并试图建立一个城市住区重构的策 略性框架。在这一基本思路的引领下,论文分为“认知—策略—实证”三个篇章。上篇“认 知”部分,是对城市住区重构的历史性考察,认知的目的在于廓清城市住区重构的历史过程 与发展趋向;中篇“策略”部分,从当代城市住区的理论线索着手,概括出当今住区重构不 同理论与实践的脉络,并在对可持续住区理论的分析上,提出一个整合策略的框架;下篇则 从“实证”的角度,以巴黎城市住区的重构做为一个样本,考察其演变的历史与当代状况, 是整合策略的具体应用与实证。最后,论文结合上海城市住区的重构,提出了策略与模式的 思考。 论文的研究试图超越城市住区重构的具体设计与类型层面,通过对住区重构复杂要素与历 程的梳理,针对当代城市住区“爆发式重构”的问题与困境,提供一个研究和运作的切入点。 关键词:城市住区,重构,整合策略,巴黎,上海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从规模的扩张向空间质量的提升转变,城市空间质量与特色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虽然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整体和高质量的规划设计来使城市
近年来国内各城市的绿地建设加速,体现出城市决策者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形象和市民休闲游憩条件的重视。绿地建设中出现很多新的情况,需要总结和研究。“上海市中心城
学位
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稳定使我国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新技术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战略主动性将掌握在受过良好教育并能面对未来挑战的人手中
学位
文章分析出矿区工业废弃地再利用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再利用适宜性评价的要求。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土地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区工业废弃地再利
西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由于该地地处内陆、气候条件恶劣、交通条件差等原因,这里的发展较为落后.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西北地区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城市
工业文化的创造、交流和保留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化进程中涌现并遗留下来的重要遗存,不仅是国家工业发展的见证,更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见证
从传播学视域考察乡土建筑目前已经有学者对此加以关注。但以传播学作为研究方法,对具体的民居聚落和乡土建筑加以考察和研究,目前还所做甚少,本文的着眼点正是基于此。延边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产业园区在体制、服务等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创业企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有专业的企业孵化器提供更专业、更完善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均质化和同样化在当代社会的各个角落蔓延,文化也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些有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城市正在失去它原有的内涵,朴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