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一生都致力于探讨人的解放和自由。他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斗争中,通过对一切错误理论的不断批判、对自身思想体系中不全面观点的不断修正,由一名青年黑格尔派学者成长为一名历史唯物主义者。随着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他对自由的关注逐渐从对哲学的自由转向世俗的自由,他的自由观也实现了由唯心主义自由观向唯物主义自由观、由革命民主主义自由观向共产主义自由观的转变。正是在他世界观和自由观转变过程中,自由时间概念由模糊转向清晰,自由时间的对人类自由的重大意义也逐步显现出来。马克思明确指出,自由时间是人不必“受制于必需和外在目的”的时间,它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①人在充裕的可自由支配自由时间里,可以摆脱外部的、单一的、片面的维生的约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全面地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马克思正确地认识到人类活动与时间的紧密联系,超越了传统的“自然时间”观,他对时间的总体看法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时间”观。人正是在时间长河中,在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地不懈抗争中,在人类社会内部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马克思通过肯定资本主义阶段中时间对商品价值量的度量作用,提出商品价值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揭示出剩余价值的秘密,并把创造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与作为人自由发展条件的自由时间联系起来,进而展现出劳动时间分配与个人能力发展关系的基本线索: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自由时间。我们要客观地看到剩余劳动的积极作用,正是因为剩余劳动的存在,才使得整个社会在生产维持基本生存所需物质资料的同时有所富余,而这种富余是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的物质保障;但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劳动时间的私人占有使得这种进步丧失了应有的普惠色彩,绝大部从分人(即无产阶级、工人)在生产了足够维系全体社会成员生存以及保持社会前进动力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财富之外,还要为满足资本的私欲被迫继续劳动。人的劳动时间被强制性地扩展,自由时间被强制性地压缩,他们在少得可怜的自由时间里为了生存只能被动地、片面地发展对资本增值有利的能力,自由、全面发展则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的“彼岸世界”里的东西。因此,要占有自由时间,一方面应提高生产力水平,只有发达的生产力和高效的劳动生产率才能使整个社会的劳动时间减缩到最低限度,腾出大量的可自由支配时间,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在时间上具有可能性;另一方面应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消除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之间的对立,消除自由时间生产者和自由时间无偿占有者之间之间的对立,只有这样,人才能真正占有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才能去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活动,才能把自己的潜能尽可能地表现出来,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创造自由时间和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人占有自由时间物质条件,而在占有自由时间的基础上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关键则取决于人能否正确认识自由时间,合理运用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人在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占有过程中有两种价值取向,自由时间内部也对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发展时间,人在这部分时间中得到了能力的发展;另一部分是用于休闲娱乐的闲暇时间,它可以在工作和劳动之余为人提供放松消遣的活动方式。发展时间和闲暇时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人们往往看不到闲暇时间和发展时间的不同,只看到二者共有的自由性,进而有意无意地倾向于把自由时间用于消遣休闲,只看到“消费的自由”而忽视了“生产的自由”。这种倾向在消费社会的理论支撑——消费主义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消费主义剔除了自由时间中的“从事较高级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真正自由的劳动”,把消费的自由当做全部自由,其所谓的自由时间实际上只是资本逻辑内的提升产品需求量活动的宿主,是对自由时间闲暇运用的片面扩大,是消极的闲暇时间。马克思并没有否定闲暇时间的积极作用,而是把它摆到了和发展时间同等重要的地位:“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①但这样的论断是建立在对自由时间合理分配的基础上的,一旦人在闲暇活动中投入的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量,必然会导致用于发展能力时间的减少,占有它的人自然无法变成带有进步性的“另一主体”。因此,适度闲暇,适量消费,重视发展才是自由时间的运用之道。
其他文献
本文以该学院广告学专业为例,在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设计、实践体系、高行业符合度的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利用植物油萃取法分离香菇中的异味成分,生产出无异味香菇脯。研究了植物油不同温度与浸提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不同浸糖方法、糖液最终浓缩浓度、柠檬酸用量及烘烤工艺的不同
探索和研究秸秆还田示范效果.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养分含量的增加.通过秸秆还田示范,为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奠定了基础.
外源蛋白在五.coli中表达时,通常会形成不溶形式的包涵体。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经济、简便、有效的蛋白质可溶表达和纯化方法。目前,有许多方法提高目的蛋白的可溶表达,基于增
介绍了特种活性物及营养美容的理念。消费者目前对营养美容理念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使得营养美容产品逐渐成为市场营销的热点。配方师也热衷于将营养品与美容相结合,开发出营养
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舞蹈教育主要是为了保存、传授舞蹈技艺和舞蹈理论,促进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普及舞蹈文化的重要手段。舞蹈教育一方面包括为培养舞蹈教
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是一种新合成的NPMI类化合物,在B3LYP/6-311+G*水平对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分子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热力学性质计算,得到它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
应用基于SSR分子标记的人工绘制植物品种鉴别图法(MCID,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对来源于中国各地的72个柿地方品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6对引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HIPIMS)是最新发展起来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高离化率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本文首先从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原理与特点出发,然后简单介绍了高功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