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种体现。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脱胎自认知心理学或认知科学,大约在20世纪末开始成型。认知心理学在过去20年里已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成熟的学科,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认知语言学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相对立。认知语言学的语言理论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认知语言学认为,抽象的心智活动不能脱离身体经验和形体。认知结构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并且以感知,动觉,经验的基础:思维具有象征性。概念来源于经验,或者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发展起来。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研究就是研究语言使用,它勾勒出制约语言使用的认知过程,以及人类的认知能力如何反映在语言使用中。认知语言学对人脑所作的更加细致的研究大大提高了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科学程度为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研究与发展。本论文选择朝鲜语动词“(?)”和“(?)”为研究对象。“(?)”和“(?)(?)”是拥有多种意义的多义词,并且用法也有很多。因此,在多义现象与人类认知能力密切相连的观点基础上观察动词“(?)”和“(?)”的中心意义,周边意义和抽象意义,揭示以什么样的原理来展开意义扩张。而且以两个动词的主语为对象来选择限制关系并且说明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此,本论文选出对“(?)”和“(?)”记述,并加以分析。然后把第一个意义设为中心意义,用认知模式说明从中心意义扩展到周边意义,然后推理出抽象意义。把这些意义进行意义分析。并且,指出“(?)”和“(?)”在具体运用上人意义关系。这样一来,不难找出两个动词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在分割之前的对象是从具体对象扩展到抽象对象,最后到比喻对象,分割后的结果也从看得见的具体物到看不见的抽象物,随着这些的变化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也是从具体对象扩展到抽象的对象,结果也是从《分割前后的区别》到《对立,按顺序排列》。“(?)”和“(?)”都有[+分]的意思。这两个特征是属于共有的。然而,“(?)”和“(?)”各自有具体使用当中的个别意思。“(?)”除了[+分]以外还有[+分配],[+抽象],[+分享]等意思。“(?)”除了[+分]以外还有[+区别],[+移动],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