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一部分“论上帝”的文本,通过对文本分析与解读,阐述斯宾诺莎在书中论述的内容和使用的几何证明方法。从内容上讲,关于上帝的命题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十分重要,上帝是斯宾诺莎形而上学的出发点,知上帝爱上帝是人达到最终幸福的途径也是斯宾诺莎伦理学的最终归宿。从形式上来说,斯宾诺莎在书中使用了几何的证明方法来阐述自己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斯宾诺莎的几何方法一方面受到笛卡尔“普遍数学”希望把人类一切知识用数学的确定性加以确证的思想影响;另一方面受到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著作《原本》写作形式影响。 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主张一切都可以由理性推导而来,本文通过甄别笛卡尔和《原本》对斯宾诺莎数学方法带来的不同影响,详细说明了斯宾诺莎几何证明方法反思、建构性和演绎的特点。此外,还结合“论上帝”这部分各命题的内在逻辑,特别是斯宾诺莎对上帝存在命题的证明,力图说明几何的证明方法与斯宾诺莎世界观的密切关系,即在斯宾诺莎看来世界或上帝的生产方式就如自己书中所载的那样由一个具有定义、公理、命题的明确集合而组成或产生。 最后,数学思想对哲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关联,因此本文引入历史的视角,列举他人对斯宾诺莎将数学方法用于论证哲学问题的反思,以及斯宾诺莎本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他认为,将几何方法应用于哲学的实在领域时,定义外的各种视角都处于被定义的事物之内,多种演绎出来的性质同时都可被掌握。对斯宾诺莎来说,将几何学的方法应用于哲学领域实际上是找到了克服它自身问题的方法。表明斯宾诺莎并非对几何学的方法毫无反思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