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建立了越橘叶片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及RAPD反应体系,并利用RAPD技术对17份越橘(Vaccinium spp.)材料(包括两份野生越橘资源及15份越橘栽培品种)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为今后越橘种质资源的鉴定、保存、利用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越橘基因组DNA的效果优于SDS和高盐低pH值法。在CTAB法基础上建立了能够简便、快速分离高质量越橘基因组DNA的方法,此方法提取的DNA样品的OD260nm/OD280nm值在1.7-2.0之间,DNA产量平均为68μg/g,完全可以满足PCR、RAPD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对DNA质量的要求。实验建立的越橘RAPD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体系中,dNTPs浓度为0.25mmol/L、模板DNA浓度为0.5-1.5ng/μL、引物浓度为1pmol/μL、Taq酶用量1.0 U;退火温度37℃。试验从70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1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3个,多态率占98.26%;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870-0.9130。栽培品种中Coville与两个野生种间遗传距离最大,Blomidon与笃斯越橘间相似性系数最大,Bluechip与红豆越橘间相似性系数最大。实验结果还表明,RAPD技术可以用于越橘品种的鉴定,用一种引物可以实现遗传背景相同的品种的鉴别,多种引用配合可以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鉴别。用UPGMA法建立了17份越橘种质的遗传关系聚类图,聚类结果显示,供试材料被聚为3大类群,两个野生种各单独聚为一类,15个栽培品种聚为一大类,聚类结果与品种间的杂交系谱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