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尔曼·拉什迪在世界文学史上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特别是在后殖民文学之林中享有很高的文学地位,其作品中的文化杂交性一直受到很多后殖民主义作家的追捧。2007年,为表彰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塞尔曼·拉什迪被英国政府授予爵士勋章。众所周知,拉什迪1981年创作的《午夜孩童》,曾获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这也使得他声名鹊起。但是他1988年出版的小说《撒旦诗篇》由于被穆斯林认为书中存在对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侮辱性言语而掀起轩然大波,激怒了伊斯兰世界,从而导致伊朗前精神领袖霍梅尼对其宣布宗教追杀令。拉什迪从此过上了将近十年的躲避和流散生活。他花费五年时间创作的小说《摩尔的最后叹息》是在他为躲避伊朗宗教追杀令而过上流散生活后的最新一部作品。当今许多评论家从魔幻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等多个不同的角度评析拉什迪的文学创作策略。本文试图从描绘印度独立前后百年史实的小说《摩尔的最后叹息》入手,通过对后殖民主义理论中杂交、模拟与第三空间等概念的引入及应用,尝试分析拉什迪特殊的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及其七年流散生活中的政治立场。本文分为引言、正文两章和结语三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首先对拉什迪的生平和他的主要文学作品做以简单介绍,然后对小说《摩尔的最后叹息》的内容情节及主题进行概述,并对当今流行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进行概念上的阐述,最后对当前国内外对拉什迪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现状给以总结并提出文章正文写作思路。第一章:根据后殖民主义理论巨匠霍米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一书中关于文化身份的论述对小说《摩尔的最后叹息》中处处弥漫着的后殖民主义话语气息进行分析,并对拉什迪混杂的、模糊的文化身份进行定位,指出拉什迪作为生活在东西方之间的“中间人”或“边缘人”有着其特殊的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第二章:通过对小说标题中“叹息”两字的涵义进行着重的深层次剖析,试图对拉什迪的后殖民主义立场进行总结,提出“叹息”不仅是对印度国内政治文化现实状况的担忧和对1947年印度独立时尼赫鲁提出的印度世俗主义发展蓝图即将破灭表示的无奈,更是对自己在宗教“追杀令”之后七年流散生活“无根性”的一种抗争,从而更加印证了拉什迪身上那种独一无二的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根据全文的阐述与分析,结语部分指出通过小说《摩尔的最后叹息》中对印度过去与现在的重写,特别是对印度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孟买的细致描写,拉什迪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多元文化杂交的印度社会现实。同时,作为后殖民主义文学大师,拉什迪在这部作品中一直延续着继《撒旦诗篇》与《午夜之子》等前期作品后对反原旨主义的思考和对多元文化融合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