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是一种辣木科辣木属植物,普遍分布在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福建、台湾等地。辣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许多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在医药和保健品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及开发前景,但目前国内对辣木研究较少且多为单一品种粗提物的研究。本论文对比研究不同品种辣木叶有效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有助于充分利用该植物资源,为辣木叶保健品或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以非洲辣木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辣木叶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乙醇浓度70%(v/v),料液比1:27(m/v),提取时间46 min,提取温度50°C,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48.93±0.44 mg RT/g,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为2747.17±301.51μmol TE/g。采用聚酰胺层析柱对辣木叶总粗黄酮进行纯化,黄酮含量和ORAC值分别为纯化前的3.01和2.16倍,且均具有较强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采用超声提取法和加热回流法对非洲辣木、印度改良种辣木(pkm1)及pkm1改良种辣木总黄酮和总多糖进行提取,总黄酮得率分别为21.30 g/100g干基(DW)、22.29g/100g DW、20.78 g/100g DW,总多糖得率分别为6.18 g/100g DW、7.71 g/100g DW、6.71 g/100g DW。使用不同标准曲线对两大类物质进行含量测定,黄酮含量分别为21.91%、35.95%、16.40%,多糖含量分别为34.80%、43.30%及35.32%。对比研究了三个品种辣木叶黄酮和多糖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糖尿病关键酶抑制活性和抗补体活性。结果表明:三种辣木叶中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糖尿病关键酶抑制活性强于多糖,而抗补体活性弱于多糖。pkm1辣木叶黄酮具有较强的猪胰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而非洲辣木与pkm1改良种辣木黄酮浓度为10 mg/mL时,抑制能力仅为2.14±0.38%和4.44±0.19%,两者对α-葡萄糖苷酶均无抑制活性;pkm1辣木叶多糖表现出较弱的酶抑制活性,而非洲辣木和pkm1改良种辣木叶多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无酶抑制活性。pkm1辣木叶黄酮的红细胞溶血抑制作用最强,非洲辣木次之,pkm1改良种辣木最弱,且都低于阳性对照肝素钠;非洲辣木多糖在低浓度(0.25~0.5 mg/mL)时表现出较好的抗补体活性,pkm1辣木多糖在高浓度(3~5 mg/mL)时红细胞溶血抑制作用最强,均高于肝素钠。对pkm1辣木叶黄酮粗提物进行分级萃取,得到四个极性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并对各部位进行了抗氧化、降血糖及抗补体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四个极性部位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效果最为明显。此外,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对猪胰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强,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相当,且都对α-葡萄糖苷酶有更好的抑制效果。在抗补体活性实验中,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表现出更好的红细胞溶血抑制活性,CH50值分别为2.32 mg/mL、2.96 mg/mL。考虑到辣木叶活性成分主要集中于正丁醇部位,采用聚酰胺柱层析和中低压制备液相色谱对正丁醇相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单体化合物,通过MS、1H-NMR、13C-NMR等技术鉴定出该单体化合物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抗补体活性,其ORAC值为12377.74±361.54μmol TE/g,约为Vc 1.2倍;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略低于阿卡波糖,EC50值为0.039 mg/mL;当浓度增大到4 mg/mL时,其红细胞溶血抑制率明显高于肝素钠,CH50值为1.75 mg/mL。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PIH)和先兆子痫(PE)患者血清Ca2+和Mg2+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PIH和PE患者以及健康孕妇各100例。收集受试者的年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和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规避各种风险因素,降低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方法:来我站免费健康检
防治棉花早衰要以防为主,从源头做起,从基础抓起,综合防治,不要等到出现早衰症状再采取措施。  选择优良品种 品种不好是早衰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因素,因此,要因地制宜选择生长势强、高抗病害、抗重茬、后期叶功能强的中早熟品种。  适期播种 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播期的天气情况以及品种生育期的长短、水肥条件等综合因素确定播种期,一般适播期为4月15~25日。生育期长、结铃稍晚的品种可适当早播,生育期短、结铃多且
1. 选择适宜区域,建设高产优质良繁基地 应选择耕层深厚,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含量中等,且疏松透气、含钙量高的砂壤地作为花生良种繁育基地。这样的地块种植花生,不仅植株生长健壮、花生产量高,而且收获容易,荚果外观也比较漂亮,商品性好。沙地、盐碱地、过于黏重的黄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过高的地块,不适宜建立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另外,花生不耐重茬,最好在新区建立花生良繁基地,且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轮作换茬。  2.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各类拖拉机、三轮农用车、手扶拖拉机以及各种固定作业的农用机械越来越多,这些机械普遍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使农业生产中柴油的消耗量大量
<正>温热带地区天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技术,在我国已试验成功,并创造了天麻有性、无性繁殖地沟栽植法。这种天麻地沟栽植法,夏季地下温度一般不高于27℃,冬季地下温度不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