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主要植被类型生产力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howlis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森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近34年的GIMMS3g遥感时间序列数据集,结合同期的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采用CASA模型估算我国森林及不同森林植被类型、草原和荒漠1982~2015年的NPP并分析时空变化。采用二阶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森林及不同森林植被类型、草原和荒漠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年际相关性。采用滑动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森林及不同森林植被类型、草原和荒漠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相关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论如下:(1)从1982年到2015年,森林植被年均NPP总量是887×10~122 gC/a。单位面积年平均NPP是650.73 gC/m~2/a。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特征。单位NPP最高的是常绿阔叶林。森林及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固碳能力逐年增强,NPP总体上有所提高。森林植被NPP在夏、秋两季增长显著(P<0.05)。常绿阔叶林夏季显著增长(P<0.05)。落叶阔叶林的NPP在夏季和秋季增长极显著(P<0.01)。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春季极显著增长(P<0.01)。混交林的夏季NPP增长最快(P<0.01)。森林区年均温和年太阳总辐射均显著上升(P<0.01)。气温的逐年升高对森林植被NPP的积累表现为积极的影响。降水的下降可能对NPP多表现为消极的影响。不断增加的年太阳辐射对NPP的积累有促进作用。森林植被对气温的敏感性逐年增加,对降水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落叶阔叶林、落叶针叶林和混交林对气温的敏感性逐年增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对气温的敏感性逐年降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对降水的敏感性逐年增强,其余三种对降水的敏感性逐年降低。五种森林植被类型对太阳辐射的敏感性均逐年降低。(2)1982~2015年草原植被NPP年均总量为245.52×10~122 gC/a,单位面积年均NPP为186.39 gC/m~2/a。呈现从西南到东北逐渐增加的分布特征。草原植被固碳能力逐年增强,NPP总体上有所提高。NPP在7月和8月达到高峰。各个季节NPP都呈增长态势,春季最快。草原区气温和太阳辐射量显著上升(P<0.05)。气温的升高有助于NPP的积累。降水和太阳辐射是草原植被生长的关键控制因素。草原植被对气温和太阳辐射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对降水的敏感性逐年增强。(3)1982~2015年荒漠植被年均NPP为58.52×10~122 gC/a,单位面积平均NPP为50.22 gC/m~2/a。呈现东南部和西北部较多,南部和中东部较少的分布特征,但荒漠植被NPP整体水平较低。NPP普遍改善,固碳能力逐年增强,但局部地区有所下降。NPP的积累期在4月至10月。所有季节的NPP都在波动增加,冬季最快。荒漠区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都呈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降水和太阳辐射是荒漠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荒漠植被对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的敏感性逐年下降。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体使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被打破,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可以开拓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新媒体又会扰乱思政课教学环境、挑战思政课权威性、消解意识形态话语权。正确认识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双重作用,是新媒体时代开辟思政课教学新路径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思政课 教学实践 双重作用  【
基于中医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以及现实意义,文章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院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维度出发,对古籍整理与保护方式进行全面梳理,以期增强中医古
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在加强政府资助项目的管理以及有效的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龙岩市新罗区绩效评价缺失,导致系列问题,如政府资金投放效率低下、
目的:分析高龄孕妇孕晚期血糖、血脂含量的改变,进一步探究其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的200例孕妇,128例年龄>34岁的初产妇或≥35岁的经产妇作观察组;72例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