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与石灰性物质对土壤镉有效性及小麦吸收镉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重金属污染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以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我国重金属镉污染发生范围较广,涉及作物种类多样,农田重金属镉污染修复与防治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其中有机物料的添加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的研究一直都是研究的一个方向。我国有机物料资源充足,通过添加有机物料来减轻土壤重金属毒性,还可以解决有机物料的循环利用问题。石灰对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镉的生物有效性效果明显,但它与不同有机物料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镉的有效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中度镉污染土壤,以有机物料(猪粪、鸡粪、泥炭、活性炭)和石灰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和石灰对土壤重金属镉的有效性的影响;同时探讨有机物料、石灰及其交互作用对小麦生长和吸收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镉污染土壤上的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本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剖面中Cd的含量从表层向下逐渐降低,土壤pH的变化趋势相反。土壤中全Cd含量与水稻、小麦吸收镉的的相关性差;0-30cm土层土壤中有效Cd含量对水稻、小麦吸收Cd影响较大,其中水稻秸秆吸收Cd量受土壤有效Cd含量影响更大。2.不同有机物料、石灰用量及其配合施用对土壤pH和Cd的有效性影响显著。土壤pH随猪粪或石灰用量增加而增加,随培养时间而逐渐降低,60d后趋于稳定;石灰+有机物料在0-5d对土壤pH的影响较大,15d后趋于稳定。土壤有效Cd含量与不同处理引起的土壤pH变化呈负相关,也与猪粪或石灰用量呈显著负相关,即二者用量越高,对土壤Cd有效性的抑制效果越好。与对照相比,活性炭和泥炭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Cd的有效性。石灰与猪粪配施比单施石灰对降低土壤有效Cd的效果更优。所有处理的土壤有效Cd含量都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特别是高量石灰处理,其次为高量猪粪和高量活性炭处理。培养60d后,这三个处理的土壤有效Cd含量分别从0d时的0.063mg/kg、0.112mg/kg和0.105mg/kg降至0.044 mg/kg、0.061 mg/kg和0.075 mg/kg。3.施用猪粪能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并随猪粪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产量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其他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增、减作用不显著。施用高量猪粪(Z4)或石灰+低量猪粪(Z2)能显著降低小麦对镉的吸收,使籽粒的镉浓度降至国家食品镉污染限量标准(GB2762—2005)以下。所有有机物料+石灰处理都比对照处理明显降低小麦籽粒和秸秆中的镉,但籽粒中的镉浓度都未达到国家食品镉污染限量标准。在受重金属Cd污染土壤上施用高量猪粪或猪粪配施石灰,对小麦镉的吸收表现为显著的负交互作用,对控制小麦对镉的吸收以及从秸秆向籽粒的转移,都有显著的效果。石灰与泥炭或活性炭配合施用表现为正的交互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麦对镉的吸收。
其他文献
该研究利用学习策略问卷及抽样访谈对来自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五个专业116名被调查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运用SPSS17.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不仅在形式上、技术上是一种革新,更是在观念上的革新。这种革新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休闲方式。作为新兴事物的拥趸
目的比较分析低角型Ⅱ类错成年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的变化,为成人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名成年低角型安氏Ⅱ类错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技
进行高光效大麦种质的筛选并研究大麦光合作用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将为培育高产高光效品种奠定基础。本研究对本单位31个自育大麦品种(系)(含2个对照品种)抽穗期旗叶的光合作用以及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否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分析探究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形成,状况及原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完善交往关系,有利于学生彼
<正> 1、绪言摩擦焊利用两母材之间激烈的相对运动进行焊接,是以往焊接法无法想象的独特的焊接方法。其特征是在机理中含有多数机械因素,对机械零件的制造很有用处。因此,特
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的突变和21世纪反恐战争在阿富汗的爆发,使新疆地区的周边环境出现巨变.今后一定时期影响新疆地区稳定的外部因素将集中在:"三股势力"的影响;阿富汗国内
芍药甘草汤系《伤寒论》之经方,药少效专,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胆道蛔虫证、坐骨神经痛等疗效显著,是该方有解痉止痛、调和气血、舒筋活络功用之故。
目的探讨早期无痛康复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实
<正>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温肾解表之功,以脉沉、但欲寐、发热为其临床依据,笔者受姚氏“麻黄对中枢神经、膀胱括约肌有兴奋作用,治疗遣尿症”(见《广西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