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产金基地,胶东地区90%以上的金矿分布在招平与焦家两大断裂带及其所夹区域,然而,关于这些断裂带的演化特征、是否控矿及控矿机理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充分收集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资料基础上,以构造成岩成矿理论为指导,以断裂构造研究为主线,对研究区断裂构造特征及控矿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它们应属于郯庐断裂带系。通过大量野外及井下调查,探讨了上述两条主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提出这些断裂具有早期以左行走滑、中期为伸展正断和晚期逆冲挤压三个构造演化阶段。通过对该区断裂构造分维值计算,获得区域断裂分维值为1.48,表明该区地质体具有很好的连通性,为矿液的运移和矿体的富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通过对区内NNE向、NE向、近EW向、NW向四组断裂构造分维值计算,分别为1.223、1.194、0.864、0.781,表明NNE向断裂构造最复杂,对成矿作用最大。对主断裂带内的岩浆岩进行了LA-IPC-MS锆石U-Pb定年,获得断裂带内岩浆岩年龄为126-132Ma,与前人已有的郭家岭岩体主流年龄比较,具有一致性,由此不仅界定了焦家断裂伸展期年龄,也显示出断裂对岩浆岩的控制。本文研究认为郯庐断裂带不仅控制了该区金矿床分布的空间位置,而且控制了金矿的类型、矿床规模和矿体的展布规律,并总结了5个有利矿体赋存部位,即断裂面产状变化部位、断层下盘、主断裂的分支断裂、张性裂隙、断裂的复合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