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以后,因台湾特殊历史政治状况而产生的外省籍作家“台北人”书写,在台湾战后50余年的文学史上,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现象,还形成了一道前仆后继的脉络。“台北人”形象的刻画和阐释均反映了作家自身的精神诉求,并使得相关主题繁复且富于变化。相关作品除了一贯的对两岸家国认同的辩证表达、外省族群在城市背景下的互动的呈现之外,还相当程度地反映作者成长和所处时代的不同的文化风景。本研究选取以能反映台北时代感及台北人精神深度的作品为考察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探究从五六十年代的白先勇到如今活跃文坛的第二、三代外省籍小说家笔下“台北人”文本所呈现出的文学张力和审美价值。本论文章节设置如下:导言部分先对“外省籍作家”“台北”“台北人”概念进行界定及范围确定。第一节主要论述外省和外省籍作家的概念和他们相关的主要创作;第二节对台北城市书写以及都市孕育下的“台北人”进行文化地理学层面的阐释。正文第一章主要梳理1949年后外省小说家笔下“台北人,,书写的脉络,以时间段划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主要梳理五六十年代以白先勇、李渝等等为代表的“台北人”原型的塑造,文本中主人公凝望“身、家、国”的众生相, 带有浓郁的思乡怀旧气息;第二节主要梳理朱天心、朱天文等作家受70年代乡土文学论战影响后对“台北人’,形象创作改变,新乡土意识的建立,从“乡园”到“心园”,注重人物自我的刻画;第三节主要梳理80年代以后,以张大春、骆以军为代表的作家笔下的“台北人,,呈现了一种“返乡”情结,作品中的人物从台北想象中国,对“漂不尽的天涯”的寻找和感慨。第二章主要运用文本细读和相关心理分析学角度对“台北人”原型进行解析。将作家笔下“台北人”分为了三类,继而形成三个小节:第一节主要分析“新旧”时空孤独者的失意与落寞,从大陆迁徙的外省人们今非昔比,壮志未酬的感慨;第二节主要分析“灵肉”博弈中的纠结者,挣扎着的生活,身体出卖与内心自尊的矛盾张力;第三节主要分析“虚实”都市中的漫游者,从中分析出一些人物的共性与个性,如:都市幻象的营造与破坏、主人公的自我拯救等。第三章主要探讨“台北人”形象背后的文化表征。从台北人的“原乡”想象、孤儿意识、新“台北人”精神境遇三个角度进行剖析和深化。首先,对他们的大陆情结和大陆意识进行解析,从文本中分析出作家笔下的“台北人”是怎样回溯那段历史的,台湾作家因历史的变故,人生的曲折而满怀悲情,在作品中也不自觉地回应了忧时伤国的传统。接着引出“孤儿寻找母亲,孤臣寻找祖国”边缘意识的显现。再次,联系当下新台北人的矛盾与挣扎,解析新一代外省人关于身份认同的焦灼心态。漂泊者的后代,对于父辈们身份认同的执着追寻已经发生变化,在寻求对个体身份认同思考的同时,更关注于群体政治身份的归属。第四章是在前三章文本以及“台北人”的形象分析的基础上,探寻与分析作家的创作心理和文学审美价值。通过对作家创作心理的剖析,对边缘流亡形态的书写,对外省“台北人”族群的审视,总结出他们多重的身份认同、家国记忆和无法割舍的中华文化情结,继而发掘出属于这类小说独特的审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