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补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逐渐成为国家对农村经济关注的重点。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历10年的开放时期,对农村市场效率提升到底起到何种程度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农村金融如何助力的泰安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在这样的历史条件和学术背景下,探讨开放下的泰安市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论文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运用有效的实证方法,从供给、需求的角度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合理评估泰安市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在引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后的变化;论文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泰安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通过典型案例的方式,分析了引入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现状和运行效率;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引入区农户的信贷行为、信贷需求特点、差异性和信贷约束程度等,基于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对正规金融的信贷偏好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运用Logit模型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运用分解分析的方法对引入区农户受正规金融的信贷约束程度进行分析;最后,在综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升泰安市农村金融市场调控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满足农户信贷需求等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论文深入分析泰安市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区的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泰安市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建议,为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继续推进及金融机构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微观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引入区的农村金融市场新增供给主体的特征、运行效率,需求主体的信贷行为和信贷约束等方面,为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理论研究开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