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近年来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关系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质量,关系到农业现代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所有问题共同围绕的核心。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影响城乡的全局性问题,是一个关于农民生存和就业状况的问题,是这一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配置的问题,是一个影响社会安定和政局稳定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作为农村劳动力突出表现形式的“民工潮”冲击城市社会以来,农村劳动力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在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且找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对策。成功转移农村劳动力,彻底改变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给农业现代化开辟出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真正解决困扰中国的“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本文在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分析开始,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指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第一部分介绍了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经典理论和相关概念。国际上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美籍华人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汉是刘易斯模式的继承者,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提供了新的、更复杂的内容。乔根森对二元结构模型又做了进一步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在城市中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现象日趋严重,但仍然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为此,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建立了著名的托达罗模型。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中国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转移与流动迁移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大多数研究者根据自己对中国城乡实际情况的经验观察和分析,逐渐摆脱了刘—费—拉模式的单纯二元经济结构的旧框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多种或多重经济结构下的城乡迁移模式。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集中于研究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如高国力的区域经济收入差距、相对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第二是集中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第三是考察宏观政策变化尤其是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的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第二部分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转移到城市的现状以及转移受阻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待转移的人数多,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且城乡、地区之间差异巨大,劳动力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就业竞争能力不强等,在这个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从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到2007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近5.94亿人,城镇化水平44.9%。其次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对城镇化的制约。我国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很低,已对城镇化所需要的许多条件发生劣化作用,对城镇化进程形成了障碍。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下,投入产出率不高,导致城镇化所需资金积累不足。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致使社会分工程度不高,影响着城镇化的集中度,没有各种资源要素的集中,很难有城市化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集中度很低,小型化、分散化发展,遍地开发,重复性建设严重。第四部分明确了在我国当前的国情背景下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