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文化来源于乡土,是人们对生活的总结,包括物质、精神、生态文明,具有乡土性和区域性。①乡村少年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带有“知识分子”、“家庭希望”、“文化继承者”这类标签,其对文化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乡村和国家的发展。因此,乡村少年的意义重大,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倾向必然象征着一种文化立场,是一场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相互较量的战争。本文以乡村少年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乡村少年的乡土文化认同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分析乡村少年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情感、价值、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建构整体性教育支持来促进乡村少年的乡土文化认同。经研究发现,乡村少年的乡土文化认同总体上是积极的,对乡土文化具有浓厚的感情,同时也认可城市文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城乡差距扩大,孩子、家长、教师萌发了“跳出农门”的思想,对于城市的向往似乎成了农民生活的动力。因此造成乡村少年对乡土文化认同的淡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对农村生活方式的扬弃与对城市生活方式的追随;乡村少年身份的认同不平衡;乡村少年文化认同的教育支持不足等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有多方面的因素,如:家庭对摆脱乡土身份的渴望;学校对走出乡土的推动;社区对乡土文化保护意识弱化等。加之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叛逆阶段,生理及心理各个方面都不成熟,他们对处理自己与他者关系存在困难,这需要教育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因此,本文从整体性教育支持出发,寻找出一条合理科学的教育路径来支持乡村少年的乡土文化认同。文章第六部分,笔者先对整体性教育支持的提出做了阐释,便于读者了解何谓整体性教育支持,它有什么特点,以及整体性教育与培养乡村少年的乡土文化认同的适切性在哪;再则,提出整体性教育支持遵循了教育目标一致、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手段合理的原则;接着,指出整体性教育是在制度平台、经济平台、文化平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还有,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提出整体性教育支持的路径,即家庭教育支持是基础、学校教育支持是主导、社区教育支持是依托;最后,得出整体性教育支持可以使乡村少年的心理、生理、文化得到全面而健康的成长。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亦如此。单靠家长或教师或社区一方去努力获得的教育效果未必好,但是如果三者整合,兴许能迸发出让人无法想象的力量,坚持、合作、共进步是我们的理念,也是我们培育下一代所需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