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含有酸性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癸基二氢磷酸酯(10-MDP)的酒精水溶液,采用底涂-冲洗方法处理牙釉质表面,观察其对4种自酸蚀粘接剂的牙釉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牙釉质表面和粘接剂-牙釉质界面的微观形态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取69颗无龋的人第三磨牙,采用320目碳化硅砂纸在流水作用下,将颊侧牙釉质表面打磨,形成统一均匀的玷污层。随机选取60颗牙,根据牙釉质表面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分成三组(每组20颗牙齿):对照组(自酸蚀组):抛光后的牙釉质表面涂布粘接剂,再分层堆砌复合树脂;底涂-冲洗组:用含有15%10-MDP的酒精水溶液处理抛光的牙釉质表面15s,流水冲洗30s后,轻轻吹干,再涂布粘接剂和分层堆砌复合树脂,方法同前;磷酸酸蚀组:用35%磷酸酸蚀牙面15s,水冲洗30s,吹干后再涂布粘接剂和分层堆砌复合树脂,方法同前。本实验采用4种单瓶装弱酸性自酸蚀粘接剂和同一厂家的复合树脂(Clearfil S3 Bond + Clearfil Majesty(可乐丽,日本);G Bond + GradiaDirect(而至,日本);AdperEasy One+ Z250(3MESPE,美国);iBond +Charisma(贺利氏,德国)),涂布粘接剂严格按照厂家说明。复合树脂分层充填,每层约2mm,分别光照40s,堆成4mm厚的树脂块。将样本放在37℃水储存24小时后,其中每组各选取16个样本(每种粘接剂各4个样本)用于粘接强度测试,采用慢速切割机将样本制成大小为1*1*8mm柱状试件,通过微拉伸测试仪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并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所有断裂样本进行断裂模式分析,典型的断裂样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分析断端情况。另12个样本,每组各选取4个样本(每种粘接剂各1个样本),用透射电镜观察牙釉质-粘结界面情况。另9颗离体牙随机分成3组,按照上述方法对其牙釉质表面进行处理,制备成1mm厚的牙釉质片,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牙釉质表面处理后的形貌变化。数据用SPSS 22.0软件处理,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分析牙釉质的微拉伸粘接强度,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断裂模式分析。结果:对照组内,四种粘结剂的牙釉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无论是哪种粘接剂,酸蚀组和底涂-冲洗组均能显著地增强牙釉质的微拉伸粘接强度(P<0.01)。而磷酸酸蚀组和底涂-冲洗组的牙釉质微拉伸粘接强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了在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S3底涂-冲洗组外,该实验中其主要的断裂模式为混合断裂(P<0.001)。在磷酸酸蚀组和底涂冲洗组中其断裂模式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上看,与磷酸酸蚀组和底涂-冲洗组相比,粘接界面断裂模式在自酸蚀组中有显著差异(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在对照组(自酸蚀组)中,牙釉质表面有玷污层覆盖,在磷酸酸蚀组和底涂冲洗组中玷污层被完全去除,羟基磷灰石晶体(HAp)暴露多孔样结构,底涂-冲洗组可见不规则、小块状的单体钙盐散在分布在牙釉质表面。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在对照组中,牙釉质粘接界面有残留的玷污层结构,磷酸酸蚀组和底涂冲洗组中玷污层被完全去除。结论:在临床中使用弱酸自酸蚀粘接剂前,采用MDP酒精水溶液进行底涂-冲洗牙釉质表面可显著地增强牙釉质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其粘接强度与酸蚀牙釉质的粘接强度相当。因此,采用MDP酒精水溶液底涂-冲洗方法可能作为现代牙齿粘接方法的一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