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王孟英治疗温病的用药规律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ktime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整理王孟英医案中所有温病医案,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王氏治疗温病的用药情况,分析、总结王氏治疗温病的规律,从而为继承和发扬王孟英的温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供数据支撑,为现代辨治温病提供临床依据,为发展和创新温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实用。
  方法:
  按照“病名”、“主症”、“舌象”、“脉象”、“病机”、“治法”、“药物组成”、“是否复诊”和“是否误诊”等项目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温病医案的数据库。按照温病分类方法,以“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为纲,借助Excel(office 2010)、SPSS25.0等统计学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出王氏治疗温病的组方配伍和常用药对,然后以温病学理论为指导,分析、总结王孟英治疗温病的用药规律。
  结果:
  1.频数分析:根据筛查、整理和收集,共纳入430例处方,共计223味药,用药总频数为4594次;用药频数≥30的有47味药,为本次研究的高频药物。高频药物总频数为3422次,占总频数的74.49%。前十位中药按照频数递减排列为:竹茹、知母、栀子、石斛、黄连、天花粉、玄参、甘草、金银花和黄芩。用药的五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四气以寒性与温性为主,归经主要归肺经和胃经,组方配伍上前三位均为补虚药、清热药和化痰药。
  2.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温热类温病得到13个因子、10个药对;湿热类温病得到11个因子、13个药对。风温、暑温、湿温、伏暑和疟疾各得到7个因子,分别得出8个、11个、10个、9个和6个药对。春温无法得出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2个药对。
  结论:
  1.王孟英治疗温病离不开清热(金银花、知母、玄参、生地黄等)、化痰(竹茹、瓜蒌、半夏、海蜇等)、行气(苦杏仁、枇杷叶、旋覆花、枳实等)和养阴(西洋参、麦冬、沙参、石斛等)四法。治疗温热类温病以清热、养阴法为主,以行气、化痰法为辅;治疗湿热类温病以化痰、清热法为主,行气、养阴法为辅。
  2.王孟英治疗风温,重视顾护阴液,以清热养阴为主要治法,并与化痰、凉血、泻火、解毒诸法配合使用。治疗春温,以清气泄热、清气凉营为主要治法。治疗暑温,在清热的基础上参入养阴益气、解毒平肝之品。若暑温夹湿而酿痰,则多用清热化痰之药。治疗湿温,则重用化痰之品,少用祛湿之药,并尤重疏瀹气机之品。运枢机、通经络,为其治疗湿温大法。治疗伏暑,在清暑化痰的基础上多用益气养阴之品。所治疟疾多属“痰热”、“痰湿”、“暑湿”、“暑热”和“气滞”,以清热泻火、化痰行气为主。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36例艾滋病合并咳嗽中医辨证论治诊断为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研讨鱼芩解毒免煎饮片对该类患者疗效的确凿性及安全性,挖掘鱼芩解毒免煎饮片组方中能抗HIV病毒活性有关药物。为中医药更好地救治艾滋病合并咳嗽的患者提供客观的临床诊疗思路与依据。  研究方法:本文选取国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试点项目实施单位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温馨家园收治中医辩证属痰热郁肺证,西医确诊为
学位
目的:研究导师巴元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用药特点、临床四诊情况、病证治法规律,总结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以期为临床治疗肾结石提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本研究通过对于湖北省中医院巴元明教授门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期间诊断为肾结石的患者病案资料,按照统一格式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建立数据
学位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明清时期医案治疗中风病的方剂和中药配伍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高频药对治疗中风病的潜在机制。总结明清时期医家治疗中风病的方药使用特色对后世医家遣方用药所产生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以《中华医典》与湖北中医药大学馆藏图书为资料来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SPSS 23.0对高频药物执行聚类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
学位
目的探究补肾化痰方通过影响肠道屏障,改变骨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影响骨代谢的内在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6月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补肾化痰方组。适应性喂养1周,禁食禁水一夜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0 m L·kg-1麻醉,备皮,将大鼠俯卧位固定与鼠板上,消毒手术区周围皮肤,在双侧最末肋骨下,脊柱旁开大约1.5cm处做切口,依次切开各层组织进入腹腔,在肾下极附
目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小鼠诱导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模型,研究AS与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的关系,以及泻心汤的干预作用和相应的分子机制,为清热解毒法在AS中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理论探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中医学对AS的虚实认识,明晰内生热毒病机在AS形成中的重要性,探讨清热解毒法治疗心血
目的:杨际泰(1780—1850),清代鄂东四大名医之一,广涉内外妇儿诸科,并在中药戒毒方面研究颇深。但目前对杨际泰的戒毒理论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本文通过充分研读杨际泰戒毒的相关著作,潜心学习杨际泰戒毒的理论体系,希望能够系统的整理、总结杨际泰戒毒的理、法、方、药,对杨际泰学术成就的传承和发展略尽绵薄之力,同时也为后世医家研究杨际泰的学术思想提供理论依据,为后世中医药戒断精神类毒品提供些许思路。方
学位
目的本研究在梳理古代医家治疗失眠的经验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名老中医成肇仁教授的失眠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挖掘病案中信息包括症状、药物、证型、方剂的频数,证-症、方-证、方-药、药-证、以及药组、药对的规律,从客观数据结果基础上总结成教授临证治疗失眠经验。方法过对成肇仁教授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门诊期间,记录保存的378例失眠病例的收集。依照中医症状、证型、药物等标准术语对病案进行
学位
目的:通过查阅和梳理文献,从中医学及运动生理学角度出发,研究4周的跑台运动结合生慧汤对睡眠剥夺大鼠SIRT1/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通过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研究跑台运动结合生慧汤改善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理论探讨:通过查阅和整理文献资料,梳理并归纳中医学及运动生理学中运动、睡眠、认知功能三者的关系,探讨运动及睡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运动结合生慧
学位
目的:研究常见的证候要素在抑郁症中通常以何种症状或体征表现,同时借助证候要素蕴含的病机信息,探究抑郁症的病机演变规律,以期为抑郁症的辨证治疗与既病防变提供参考。方法:在各大数据库搜索记载有抑郁症患者四诊信息的文献,从其中筛选出符合要求者,将其记载的患者的症状体征经过症状标准化,以0、1的方式录入数据库,0代表无相应症状,1代表有相应症状。使用出现频次在15次以上(包括15次)的症状体征参与构建抑郁
学位
目的:对《医案类聚》中关于眩晕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古代医家用中药治疗眩晕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并探讨眩晕与肝脾肾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医案类聚》中涉及到的眩晕所有医案进行整理筛选,并将符合的医案各信息一一录入EXCEL表格。统计每味中药的使用频数,以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并转换成可分析的数据,再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结果并讨论眩晕与肝脾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