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中动态空间信息的远程交互模式对寻路决策影响的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x_com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当今的主流建筑,快速的城市发展为消防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层建筑火灾的火灾蔓延快、火灾烟气多、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等缺点,使得人员疏散及灭火救援的难度非常大。目前,我国针对于高层办公建筑的人员疏散及灭火救援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消防救援的前后方合作、身处救援一线消防员的寻路行为研究还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持,故本文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课题来源于北京市自然基金(9172008),主要开展了国内消防员寻路行为问卷调查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合空间认知、空间参考框架、空间信息的交互模式等寻路理论,结合实地、unity3D仿真软件开展了高层建筑火灾中远程交互模式对寻路绩效影响课题的研究。探讨了在多层、动态环境中消防员交互模式的理论依据并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主要进行了四部分研究:1、消防员寻路行为调研。2、高层建筑中人员空间认知框架研究。3、不同空间信息交互模式对火场中寻路行为的影响。4、不同空间信息界面对火场中寻路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访谈研究与实证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高层建筑空间中动态的空间环境会使得寻路人员的空间框架从自我参考框架转为环境参考框架。2、在成果1的基础上发现在传统空间交互模式中,基于概览地图的空间交互模式相比语音与视频方式最为有效。3、从成果2的空间交互过程上升到空间对象层面进行研究,发现基于概览地图的交互减少了空间对象的引用所以提高了整体寻路绩效,主要表现在整体的寻路时长、路程更短。在交互层面表现在空间对象引用更少、更少的空间对象的搜索耗时。得出结论在动态变化的高层建筑火场中可以通过设立局部的概览认知对象来提高寻路绩效。此发现可以为我国灭火救援提的辅助设计与研究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与自然相协调的立体种植,适用于护堤、护岸、渠道衬砌和城市绿化,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将其与生态开发相结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摘 要:对私人空间的承认与保护,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千差万别的尊重,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结果。当代私人空间的拓展,对当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私人空间的拓展优化了体育文化生存空间,使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工具属性,而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私人空间的拓展又对体育文化本身进行重构,拉近体育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促使新体育观念的形成。最后,私人空间的拓展使身体叙事成为可能,
研究背景:由于HIV基因具有高度变异的特性以及不同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压力,HIV毒株在治疗一定时间后会产生对药物的耐受,并且耐药毒株能继续传播流行。如果耐药性毒株在人群中
我国每年有废弃电池近百亿只,大多数混入生活垃圾后被填埋或焚烧,成为污染地下水和大气的隐患。针对我国废旧电池处理现状,应加强对废电池的源头管理,建立废旧电池回收体系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