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零一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标志着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世界力量此消彼长的今天,“中国速度”的诞生有目共睹。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大国形象,尤其是如何在对外宣传中“不忘初心”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三十年之前,奋战在外宣翻译一线的段连城老先生曾呼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如今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人开始意识到外宣翻译的重要性,积极扩大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另一方面,我们依然可见来自西方世界的质疑,而这既是因为语言之间实际的巨大差异无法避免,也是因为文化之间的鸿沟难以跨越。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必须也只能通过翻译之手或翻译之口来弥补差异,缩小距离。本文从以上的现实因素出发,在多语种视角下探讨中国当代外宣翻泽,借鉴汉英外宣翻译的成功经验,以提高汉西外宣翻译质量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希望给译者尤其是外宣事业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文章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理论和方法论的综述,在理论部分我们着重阐释了以下概念“语言与文化、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外宣翻译与译者角色、语言距离和文化距离”。首先,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引发了我们对语言距离和文化距离的思考,而翻泽的科学性使我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研究以它们;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译者作为整个翻译过程中唯一可变可控的因素,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我们还在外宣翻译的视阈下对译者角色展开了具体的探讨:一是作为语际调解者,需要对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清醒的认识;二是他还需要考虑如何扮演好中国在全球传播中的发言人的角色。本文的方法论主要采用Peter Newmark的文本分析和句子成分分析法,对比参考许余龙教授在“对比语言学”方面的主要理念,将对比分析分为两个句法和语法两个层面进行。对于语言距离的研究,我们采取定量整理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将抽象距离具像化;对于文化距离的研究,我们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根据历史和现实辨证分析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将抽象的文化距离进一步深化。文章的第二、三、四章节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和第三章从词汇和句法的角度分别论述语言距离在中、西、英三语之间的具体体现。词汇方面,我们重点研究“时政新词语(neologismo)”和“汉语修饰词(modificador)”的翻译。前者可细分为五个部分:西化词,中国关键词,文学类词汇,技术类词汇和数字词汇。后者会对针对汉语特色冗余修饰词的现象进行简单探讨。我们将例证和统计结果以表格方式展示给读者,使得抽象的语言距离跃然纸上。文章的第三章从句法角度出发,归纳了汉语外宣文本的三大句法特色,分别是:“竹型”句,动词铺排句,连珠四字句。蕴含了东方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特征。我们经过对《报告》的筛选、分类出二十一例经典例句。我们发现汉英的翻译基本已经成熟,英文译文亲切自然,贴近读者,是较为典型的“归化翻译(domesticaion)”,体现出Nida所说的“功能对等原则(Equivalencia dinamica):我们也发现,汉西翻译仍然处在起步阶段,部分小细节处有不不完美,但总体上本着““信、达、雅”的原则,极力保证了对原文的忠实,基本上是“异化翻译(extranjerizacion)”。在文章的最后一章,我们试图从文化距离和思维习惯的角度对语言距离作出解释。我们参考连淑能先生在英汉对比研究领域的成果,在宏观层面对中西方的文化和思维进行比对,分析语言、文化和思维三个层面的关系。其中,“悟性”主义对东方哲学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而“理性”文化则成就了西方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上的辉煌。紧接着我们补充了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两个区别性特征:伦理型和认知型,整体性和分析性。文章的末尾重申了语言距离和文化距离对翻译,特别是外宣翻译具有的特殊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