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医疗卫生领域整个产业链来看,不管是上游还是下游,医院都是强势一方,有充分的话语权。医院主要从三方面补偿自身经营支出:政府补贴、提供劳务收费和出售药品收入,其中药品收入为其补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这样的补偿机制存在着问题。政府投入不足,医院又无法通过提供医疗服务获取足够的补偿,于是医院只能通过出售过量的药品以维持日常运转。而药品收入具有放大医疗费用的杠杆效应。普通老百姓看病贵,药品价格虚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产生。因此,建立合理的医院补偿机制是完善社会医疗保障的重要一环。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社会医疗卫生保障机制已经运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它们有一套较完善的医院补偿机制。这些发达国家在医院补偿机制上的一些共性对上海市建立健全的医院补偿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以现行的上海市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基础,以对比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为手段,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如何合理构建上海市医院补偿机制。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为总论部分。主要详尽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绪论部分主要分析了文章选题的研究意义、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同时,总论部分为全文界定了清晰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以上海市医院补偿机制为研究对象,以比较分析法为研究手段,建立更合理的上海市医院补偿机制。同时,第一章总结了学者对于医院补偿机制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本文的贡献。第二章分析了上海市现有的医院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上海市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通过文献回顾,发现上海市现有的政策并不能有效解决上海市医院补偿机制不合理的现状。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为第三章。第三章分析比较了各国在医院补偿机制方面所做的制度设计安排,以及各补偿机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选取的国家包括美国、德国和日本。在第三章,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各国的医院补偿机制。同时,文章还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各国医院补偿机制。第三部分,是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部分总结了国内学者的建议和国际经验借鉴在第四章提出了作者关于建立健全的上海市医院补偿机制的思考,同时根据上海市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完善了政策建议。第五章总结全文。最后,本文提出:在政府补贴上,近期目标是,应逐步提高政府补贴以支持医药分离。在支付制度上,近期目标是,应完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总额预算下的按项目付费,同时探索按病种付费;远期目标是,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建设完善后按人头付费。最终形成混合的医院支付制度。在药品制度上,在总额预算下的按项目付费制度得到完善后实施医药分离。在所有政策建议得到实施后,医院能形成以混合支付制度为主要补偿手段的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