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灰钙土农田土壤热物理性质及反照率的影响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fe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炭是一种黑色颗粒状物质,含碳量高(≥60%),孔隙结构极为丰富,比表面积巨大,吸附能力强。灰钙土是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域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结构疏松,具有较高的透水、透气性,较低的有机质含量。将生物炭施入灰钙土土壤,有利于改善灰钙土土壤的性质和结构,改善灰钙土农田的生产能力。土壤热物理性质是影响地表能量平衡进而影响黄土地区下垫面结构的重要因素,不同土壤的热物理性质不同,吸收一定的热量后其温度增减幅度不同。土壤温度影响着土壤内部各种物理、生化反应,同时也影响微生物活性、作物生长发育等。为了研究小麦秸秆生物炭输入对西北灰钙土农田土壤热状况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实验室试验,将小麦秸秆生物炭分别以质量比为0%、1%、3%、5%的添加量加入灰钙土土壤中,探究了小麦秸秆生物炭对农田灰钙土土壤p H、有机质、孔隙率和容重的影响,以及不同生物炭添加量与不同含水率对土壤热物理性质的影响。其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休耕期(10/12/2019-12/18/2019)设置不同施用量的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照0 kg·m-2(BC0)、1 kg·m-2(BC1)、4 kg·m-2(BC4),原位测定各小区土壤含水率、反照率,热容量、导热率、热扩散率和温度等指标,探究小麦秸秆生物炭输入对休耕期农田土壤热物理性质与反照率的影响,以及土壤热物理性质和反照率分别与土壤温度的响应。最后,在种植期(6/7/2020-8/18/2021)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休耕期的处理梯度基础上,每个处理分别再设置两个副处理:种植小麦(BC0+,BC1+,BC4+)和未种植小麦(BC0,BC1,BC4),对比分析种植小麦和未种植小麦条件下,生物炭对种植期灰钙土农田土壤反照率及热物理性质的影响及机制,以及反照率和热物理性质与土壤温度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小麦秸秆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大,灰钙土土壤的容重逐渐减小,土壤孔隙率、p H值及有机质含量逐渐上升。在同一含水量条件下,生物炭降低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和热扩散率较为明显。当生物炭添加量相同时,土壤导热率和体积热容量均随含水量增大而增大,其中,体积热容量与含水率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导热率与含水率之间呈对数关系;热扩散率随含水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2)在休耕期,相较于BC0,BC1、BC4处理的土壤导热率最大降幅分别为24%、25%;BC1、BC4处理的土壤热扩散率较BC0的最大降幅分别为14%和25%;对于热容量,在无降水无冻结条件下,BC1的降幅大于BC4的降幅,相较于BC0,BC1与BC4的热容量最大降幅分别为33%和17%。此外,土壤含水率在休耕期无降水情况下,随生物炭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在低温冻融期,土壤含水率随生物炭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各热参数均与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 cm段土壤受近地表气温干扰较大,温度变化规律不明显;20 cm段土壤温度受近地表气温影响较小,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大而减小,BC1、BC4的较BC0的平均温度降低了0.8%、1%。休耕期地表反照率随着生物炭的施加量的增大而降低,随降水和蒸发而升降明显,但反照率和含水率以及温度之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上,在田间状态下,小麦秸秆生物炭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含水率进而影响土壤热物理性质,影响程度取决于其施用量;小麦秸秆生物炭能通过影响土壤热物理性质间接影响土壤温度。(3)在种植期,BC1与BC4较BC0的含水率最大降幅分别为:19.60%、25.75%,导热率最大降幅分别为:28.18%、50.80%,热扩散率最大降幅分别为:37.41%、44.36%,5 cm温度的最大增幅分别为:28.22%、34.65%,20 cm温度的最大增幅分别为:32.44%、37.11%;BC1+与BC4+较BC0+的含水率最大增幅分别为:36.71%、33.86%,导热率最大降幅分别为:8.91%、16.64%,热扩散率最大降幅分别为:6.43%、20.51%。20 cm温度的最大降幅分别为:4.45%、3.14%。无论是否有小麦生长,当生物炭添加量为1 kg·m-2时,提高了土壤热容量,当添加量为4 kg·m-2时,降低土壤热容量。裸地条件下,反照率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大而降低,各处理的反照率变化与含水率变化之间并无明显规律。小麦生长能够降低地表反照率,且能掩盖含水率以及生物炭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随着小麦生长,各处理之间的反照率差异逐渐缩小。综上,在种植期生物炭对土壤热性质及温度的影响程度与生物炭施用量有关;有小麦生长条件下,生物炭对土壤热性质及温度的影响除了受生物炭施用量的影响外,还受小麦生长的抑制,且与此同时,小麦生长也能影响土壤热性质和温度,影响程度受生物炭抑制。
其他文献
无背索斜拉桥结构新颖,外观优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桥梁的跨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有必要对无背索斜拉桥的跨径限制因素及合理结构参数做出研究,在合理结构参数的范围内探索无背索斜拉桥的极限跨径,拓宽该类桥型的适用范围。本文以甘肃省境内某桥梁为工程背景,对无背索斜拉桥跨径限制因素及合理结构参数开展了相关研究。(1)基于荷载平衡理论及索膜假定,考虑斜塔倾角因素,推导多种索面布置下的主梁轴力解析式,并与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的初衷,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必然对城市核心区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各类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相较于其他工程类型,轨道交通具备建设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工期一般较长、制约因素多、资金投入大等特点,加之工程本身建设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再者与周边施工环境的诸多复杂情况交织,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的各个环节风险控制和管理则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大多处于城市繁华地段,与周边环境(如管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①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一带的上党地区。其自形成以来,曾在当地人们的历史社会生活中占据和发挥过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上党梆子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历代表演艺术家的杰出贡献。目前,上党梆子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有六位,分别为马正瑞(已故)、吴国华、张保平、张爱珍、郭孝明和张志明。其中,张爱珍与郭孝明对上党梆子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
学位
学位
短时客流预测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力资源配置和运营组织等决策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节日期间旅游、探亲等出行活动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类、旅游类站点节日期间进站客流量相比平日大规模增长,且体现出较强的瞬时性、突变性特征。此外,节日短时客流预测过程面临历史可用样本少的问题。为了确保节日期间车站运营过程的安全、提高客流疏解的效率,有必要研究和探索节日期间站点进站客流短时预测模型。论文以西安地铁四个不同类型车
随着社会经济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仓配一体化服务模式成为现代商贸流通的主流,仓配一体化企业在城市配送中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种服务模式协调仓内分拣和仓外配送的多个物流环节,可以满足不同客户小批量、高频次的城市配送需求。越来越多的品牌商、零售商、电商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积极寻求与仓配一体化企业的合作。如何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仓库管理和高效的配送服务,是仓配一体化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车辆路
扁管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及运行优化往往需要对多种参数同时改变的复杂计算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而传统数值计算方法作为目前流动与传热研究领域的主要技术手段仍存在计算负荷大、效率低、与实际生产需求不符等一系列弊端,从而影响工业产品的设计效率。POD(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模型凭借其降阶求解以及无网格化的优势能够极大程度提高数值计算效率,但采用PO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