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中央图书馆所藏宋淳熙间刊王朋甫本《尚书》十三卷,是《尚书注疏》版本系统中存世较早的版本之一。海内尚没有人对此重要版本作专门研究。本文以台湾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丛刊》影印本为底本对王朋甫本《尚书》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主要研究王朋甫本《尚书》的版本特点、流传情况、刊本来源,并通过其与宋代其他《尚书》版本的对校,考察王朋甫《尚书》与宋代《尚书》诸版本之间的关系,其附释文的特点以及其校勘价值。本文由绪论和五个部分的正文组成。绪论包括四个方面,即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正文第一部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尚书》的刊刻源流,简要地介绍了《尚书》主要版本的刊刻源流及其现存情况。二是介绍王朋甫本《尚书》的刊刻情况,包括版本特点、编者情况和刊刻时间,对王朋甫本的版本特点、编者进行简要的介绍,并认为王朋甫本当刻于淳熙二年(1175)之后。第二部分是对王朋甫本《尚书》流传情况的介绍,通过考察书中钤印,搜集前人题跋等,首次对王朋甫本《尚书》的递藏源流作全面系统的考察。第三部分为本文最重要的部分,即把王朋甫本《尚书》与同时代的版本进行对校以考察王朋甫本《尚书》的版本特点、版刻来源及与其他版本之间的关系。包括与宋十行本的比较,订正前人的错误说法。同时,还把王朋甫本《尚书》与南宋魏县尉宅本《尚书》、《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尚书》进行全面比勘,分析三个版本之间的版刻、文字差异,对王朋甫的底本来源进行考察。第四部分对王朋甫本《尚书》所附释文进行考察,通过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元递修本《经典释文》对校,考察王朋甫本《尚书》所附释文的特点与不足,考察由此反映出来的经书在掺入《释文》初期所呈现出来的粗疏面貌。第五部分对王朋甫的价值进行客观定位与评价。该本具有版刻史上的意义,可供考察经书经注疏合刻的接受史,反映经书、经注、释文合刻初期之粗疏面貌,其释文可补《经典释文》之讹缺。本文有两个附录。附录一是王朋甫本《尚书》与魏县本《尚书》二本简化字对照表。附录二则是《尚书》诸版本的分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