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生存--战时大同大学办学研究(1937--1945)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dl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同大学是三十年代在上海知名的私立高校之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12年胡敦复等人创立的大同学院。作为一所二十世纪初兴办的知名的私立大学,大同的诞生、发展以及消亡史也是近代私立大学变迁史的见证。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教育界首当其冲。“八一三”事变后,上海许多高校转入大后方办学,大同大学也曾考虑内迁办学。在政策、经费以及现实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同最终转入租界办学。大同大学自创立以来一直秉持学人治校的理念,其经营发展大多取决于立达学社社员。作为一所沪上知名的私立大学,大同大学在艰难维持办学的同时,也为抗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许多学校为求继续办学选择内迁,其时租界相对安定,留下来的学校大多数迁至租界。在租界的大同大学也在为抗战艰难维持。“孤岛”时期,重庆国民政府遥领主权,以驻沪观察员等制度管理孤岛私立大学,但留守学校更要应对日伪侵略者的压力。在环境动乱、经费短缺、教学场地、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大同仍然坚持办学,力求维持正常的教学运转。这一阶段大同增设工学院,学生人数大规模增加,所授之课大多为理工相关。太平洋战争之后,为在夹缝中求生存,大同被迫向伪政府注册。但是师生并未向日伪屈服,这一时期大同的学生活跃在课堂生活与政治参与中,展现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抗争。战争结束之后,国民政府颁布沦陷区私立高等学校处置办法,大同也着力归正,以求获得新生。
  战时大学办学有内迁和留守两种形式,两类办学方式都在为抗战作贡献。从抗战时期大同大学办学的过程中,可以窥见战时实力较弱被迫留守的私立大学的生存困境,也能彰显战时我国高校为保存民族文化火种,苦撑待变的艰难与坚持。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农业生产相对落后。但是在清统一全国后,云南农业生产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土地交易中使用典当的方式也开始活跃起来,也由此留下了较多的典当契约。  这些典当契约中,白契的数量远远多于红契,白契在民众生产生活中的效力并不亚于红契。随着时代的变迁,民国时期红契的数量虽有增加,但总体来看,白契还是民众的普遍选择。  民众自有一套完备的典当交易程序是云南典当契约中自契
学位
《妇女时报》在清末民初发行,是中国第一份商办性质的女性报刊。《妇女时报》的商办性质对其刊物定位和后续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妇女时报》因为其商办特性导致其风格和清末的诸多政治型妇女报刊存在很大差异。《妇女时报》的编辑,以其敏锐的感觉,对当时妇女关心的诸多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很好的关注,很好地将报刊的商业性和报刊所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展现出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妇女时报》受到了当时社会中部分人士的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