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风偏瘫以其发病、死亡、致残率高而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对该病的防治是重要的医学及社会课题。透刺疗法因其简、便、验、廉在治疗中风偏瘫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为了系统客观地探讨透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本文从文献和临床两部分进行了研究: 一、文献研究 推本溯源,从我国第一部中医学系统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开始,直至唐宋元明清时期,对古文献中有关中风的病名、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近几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概况和透刺法的研究概况作一系统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透刺法治疗中风偏瘫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临床研究 (一) 研究目的 通过观察中风偏瘫患者的主要症状、主要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客观地评价透刺法在治疗顽固性中风偏瘫中的临床疗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和住院部60例中风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透刺组和常规针刺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主要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 (三)结果 1、透刺组治疗后痊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46.67%、96.67%;常规针刺组痊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0.00%、50.00%、90.00%。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透刺组和常规针刺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主要症状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透刺组和常规针刺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主要神经功能缺损、上肢肩关节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方面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神经功能缺损、上肢肩关节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透刺组和常规针刺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结论 1、透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确有一定的效果,透刺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