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截止2002年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数已达1200余家,总股本5875亿元,市价总值高达4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50%。但是,也应当看到,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有关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比上年同期下降22.55%,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12.87%,较上一年又进一步扩大;二是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违规、造假的现象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银广厦、三九医药等因各种违规、造假问题而遭到了证监会和其他部门的查处,众多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三是二级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操纵股价,牟取高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地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建立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评价无论是对政府转变职能和加强宏观调控,还是对公司改善经营管理等,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何一个评价体系都是由两个以上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构成的。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体系也由评价主体、客体、指标、标准、目标等要素构成,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体系就是通过这些要素的有机组合和相互作用发挥其功能的。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层、一般员工、政府等,缺一不可。各方都有各方的利益,这些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相互妥协,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上市公司由于股东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及企业经营的委托代理性,其利益机制更加复杂,多数利益主体都是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相关的评价来确保自己的利益,从而实现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 而一套科学合理的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体系,应当符合下列要求:财务业绩评价体系既要体现股东的利益,又能引导管理者的行为,使管理者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促进股东目标的实现。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业绩评价体系相比,我国的业绩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目前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评价体系。传统的企业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忽略了利润的质量,利润质量,通俗地讲就是利润的含金量,对于反映企业目前的利润增长和未来的利润水平而言,利润中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并不都一样;二是忽略了现金流量方面的内容,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能否长期存在不仅在于其能否盈利,更重要的在于其能否拥有足够的现金流量;三是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我国目前在评价上市公司财务业绩时,公司历史水平、行业平均水平、经验数据水平等作为评价标准使用较为广泛,但对于预期目标标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重视采用预期目标标准对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来说有重要意义:一是采用预期目标标准可以获得有关上市公司的最新信息。无论是历史水平、行业平均水平还是经验数据都是一种基于对过去经营数据的评价,只能获取滞后指标,不能及时具体地捕捉到最近时期企业管理层行为给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或者对企业价值增值有什么破坏性影响。二是有利于规范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它将促使上市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为了维护公司在证券市场的声誉,以便其后续发展,努力提高预测的准确性,而不是仅仅把预测当作是提高发行价的诱饵。三是预期目标标准有利于改进我国的预警制度,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发展。 任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所进行的分析评价,使用的数据都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实质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一种数量化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一系列经营行为,会计对这些行为的结果进行确认、计量、汇总,最终形成财务报表。因此,分析的前提在于报表的真实可靠。因为评价是建筑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真实可信的财务报表是分析的基础,否则,评价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本是会计报表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在目前的我国股市,这一问题却不可小视,因为报表的水分过大,已成股市一大顽疾。因此,在建立和应用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体系时,必须要对业绩评价所使用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建立完善的财务业绩评价体系,同时保证财务业绩评价得出客观、公正、准确的结果。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优良的经营业绩是证券市场保持长久活力的坚实基础。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要使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真正能起到其对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作用,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培育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改革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倡导价值型投资理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