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是T.S.艾略特(1888-1965)的代表作,该作品一面世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许多人认为它勾勒了一幅绝望的全景图,而F. L.卢卡斯一开始对其心生厌恶,查理斯·鲍威尔(Charles Powell)视其为“废纸”。H. P.勒夫克拉夫特鄙夷艾略特,声称这首诗是“短语,典故,引用,俚语等的无意义的堆砌”。I. A.理查兹则大肆表扬艾略特描绘了战后的“荒芜、不确定性、不育、了无生机、徒劳无望感,渴望生命之水浇灌却不得”。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认为这首诗背后隐藏着完整的象征构架。事实上,整首诗是严肃的、警世的,而非艾略特所宣称的“有节奏的牢骚”。《荒原》中呈现出来的是毫无生机的自然,委顿无力的人类。艾略特一反以往的浪漫主义诗歌歌颂赞美大自然,以惊人的笔触描写他那个时代真实的自然,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确认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责任。他对自然的审视包含着对遭到工业文明侵袭的自然环境的深切同情和尊重,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健康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对诗意栖居的憧憬。本论文在生态视阈下重新解读《荒原》,运用精神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等的理论思想光辉,并结合艾略特自身的经历和他的文学评论,来揭示出诗人的远虑和诗歌的创意:用逆向思维和讽刺手法来勾画出了一幅可怕的人类未来图景——贫瘠干旱,“不育症”,萎靡乏力的道德观,无爱的两性关系,畸形的精神和病态的人生哲学,病态的都市面貌,希冀唤醒和警示现代的人们,实现人类的灵魂自我救赎及精神上的生态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讲,艾略特是一个预言家,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这个濒危的世界。《荒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若人类不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不反省自己的行为,里面描写的画面将成为现实。诗人在《荒原》洞悉到了他所处的时代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人类世界将遭遇的厄运,字里行间透露了可贵的生态智慧,展示了诗人敏锐的眼光及文人的社会责任感。论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生态批评理论。第二部分是分析《荒原》中种种生态矛盾及危机;第三部分挖掘剖析诗中所蕴藏的生态智慧,指出生态救赎的可能性,并引发“诗意的栖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