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CEUS)识别肾挫裂伤伴发不同流速活动性出血的敏感性和CEUS快速评价创伤程度的相关因素,及其引导经皮注射治疗肾挫裂伤的可行性。方法:(1)诊断实验:10只新西兰兔,建立15个肾脏创伤灶,应用CEUS、CT、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和血池显像(Blood Pool Imaging, BPI)对比观察不同流速活动性出血;二维、三维CEUS与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CECT)对比研究创伤部位、空间范围、活动性出血的速度和累及血管级别等因素与创伤程度的关系;58例肾挫裂伤患者,观察CEUS特征与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关系。(2)动物治疗实验一,3只新西兰兔建立10处创伤灶,研究最佳给药途径和靶点。(3)动物治疗实验二,6只新西兰兔建立18处肝和12处肾创伤灶,随机分成3组,在CEUS引导下经皮分别注射血凝酶(A组)、α-氰基丙烯酸酯(B组)、联合血凝酶和α-氰基丙烯酸酯(C组),研究各组给药方式及合理剂量。(4)动物治疗实验三:24只新西兰兔开腹模拟钝性伤建立24处Ⅳ级肾脏创伤灶,随机分成4组,根据前述实验中研究的合理给药方式和剂量,A组联合注射血凝酶和α-氰基丙烯酸酯,B组单纯注射血凝酶,C组单纯注射α-氰基丙烯酸酯,D组注射生理盐水。治疗后各时问段,观察各组的止血时间、止血效果、肾周血肿及病灶的修复情况;(5)临床治疗实验:CEUS诊断的58例肾挫裂伤患者中37例Ⅱ-Ⅳ级肾挫裂纳入本组观察。并根据损伤程度和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分成实验组(CEUS引导注射止血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结果:(1)15个肾挫裂伤伴活动性出血的病灶,CEUS显示13个,敏感性为86.7%(13/15)。其中,CEUS显示5个病灶内造影剂呈快速“涌出样”,4处造影剂向被膜破口或肾盂内呈连续“窜动样”表现,4处造影剂逐个“间歇样”向被膜破口或肾盂内溢出。研究发现肾创伤的严重程度不仅与创伤范围有关,还与活动性出血的速度、创伤累及血管的级别、腹腔积液量的增加等情况有关。(2)3处经过创伤破裂口注射药物的病灶,局部形成的粗糙胶膜在退针时被撕破并带出,胶膜随外溢的出血与病灶脱离。3处经血肿处注射药物的病灶分别在破口和注射处形成粗糙胶膜,其中2处病灶顺利退针,1处病灶退针时胶膜被带出。4处经正常组织注射药物的病灶,药物自破口溢出形成完整牢固的胶膜,并顺利退针。(3)A组注射0.3 ml血凝酶时创伤灶内出血变慢,但该组未形成稳固止血膜;B组注射0.2 mlα-氰基丙烯酸酯时局部形成坚固胶膜,覆盖在病灶表面,数秒后胶膜随外溢的出血与病灶分离。c组联合注射0.3 ml血凝酶和0.1mlα-氰基丙烯酸酯,形成完整牢固的止血膜。其余各组剂量的组合在血凝酶较少时,不能达到血流变慢的效果,α-氰基丙烯酸酯过多则形成较厚的粗糙胶膜。(4)CEUS引导经皮注射治疗肾挫裂伤,治疗后1小时观察,实验组(A、B、C)的肾周积液分别为(0.05±0.002)cm,(0.20±0.012)cm和(0.40±0.009)cm,与控制组(0.48±0.047)cm的肾周积液对比,P<0.05,说明前3组均具有止血效果。治疗后7和14天复查,A组病灶范围分别为(0.567±0.182)cm和(0.160±0.078)cm,B组为(1.207±0.143)cm和(0.433±0.163)cm,C组为(1.194±0.175)cm和(0.621±0.194)cm,D组为(1.680±0.167)cm和(0.686±0.157)cm,A、B组分别与D组对比,P<0.01。A组与B组对比,P<0.01。说明A组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B组。但治疗1月后发现A组出现轻度肾积水的情况。(5)注射血凝酶的治疗组19例患者的血尿变淡时间、病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0.601±0.043)天,(10.353±2.473)天和(4.800±1.005)天,均优于单纯保守治疗组20例患者的情况:(0.975±0.107)天,(22.571±6.690)天和(7.647±0.996)天,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EUS综合评定肾挫裂伤程度的指标,能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创伤的严重程度,为进一步采取合理的救治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对指导急救现场的快速分类和后送具有重要意义;(2)CEUS引导经皮注射治疗肾挫裂伤具有微创便捷、止血可靠的特点,可作为Ⅱ-Ⅳ级肾挫裂伤伴活动性出血时急诊床旁止血的可行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