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实验研究:(1)目的:选用温肾化瘀代表方——琥珀散,观察其温肾化瘀效应作用于EMs模型大鼠的分子机制,即对内膜组织MAPK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K B的影响作用。阐明琥珀散温肾化瘀法干预子宫内膜粘附、侵袭、种植的关键环节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中医药治疗EMs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内涵。(2)方法:选择成熟雌性未交配过的SD大鼠,以自体移植法构建EM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模型组、琥珀散高剂量组、琥珀散中剂量组、琥珀散低剂量组、达那唑组各15只。造模后1周开始给药,共给药3周:空白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琥珀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人正常用量20倍、10倍、5倍的琥珀散有效组分水溶液,达那唑组:给予人正常用量10倍的达那唑有效组分水溶液。造模后4周,开腹观察异位内膜生长情况,成功者分别取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正常组取正常内膜组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内膜组织的超微结构;采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内膜组织中ERK1/2、p38MAPK、NF-κB mRNA的表达。(3)结果:①透射电镜显示疾病模型组在位及异位内膜细胞增生活跃,如线粒体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多核现象;琥珀散和达那唑组异位内膜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损伤和凋亡现象,如细胞空泡变性、微绒毛短少和缺失、细胞核畸形、核边嵴等。②疾病模型组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ERK1/2、p38MAPK、NF-κB mRNA的表达量都高于空白组,且异位内膜组织表达比在位内膜组织高。③ERK1/2 mRNA表达情况:达那唑组、中药中低剂量组较疾病模型组在位组织表达低;达那唑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在位内膜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那唑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异位内膜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那唑组、中药中剂量组较疾病模型组异位内膜表达低。④p38MAPK mRNA表达情况:达那唑组、中药高低剂量组较疾病模型组在位内膜表达低;中药高剂量组较中药中剂量组、达那唑组在位内膜的表达低;中药低剂量组较中药中剂量组、达那唑组在位内膜表达低;达那唑组、中药高剂量组较疾病模型组异位内膜表达低;达那唑组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异位内膜表达低;中药高剂量组较中药低剂量组异位内膜表达低。⑤NF-κB mRNA表达情况:中药高、低剂量组较疾病模型组在位内膜组织表达低;中药低剂量组较中药中剂量组在位内膜组织表达低:中药低剂量组在位内膜较达那唑组在位内膜表达低;达那唑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较疾病模型组异位内膜表达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那唑组较中药中低剂量组异位内膜表达低,中药高、低剂量组较中药中剂量组异位内膜组织表达量低。(4)结论:MAPK信号转导通路、NF-κB参与了EMs发生发展的过程,琥珀散温肾化瘀法可以抑制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的ERK1/2、p38MAPK通路的活化,因MAPK通路参与核转录因子的表达,所以可能通过对MAPK通路的活性抑制进而降低了NF-κB释放,减少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生长因子、凋亡相关因子等表达,调节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凋亡及细胞的增殖分化,减缓EMs的发生发展。本课题研究琥珀散温肾化瘀法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粘附、侵袭和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这将为中医药对EYs的现代化研究增加新的内容,为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进一步对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2.导师王国华教授经验总结基于实验研究部分所揭示的琥珀散温肾化瘀作用治疗EMs模型大鼠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内涵,进一步对导师王国华教授多年临床治疗EMs经验进行总结。对于EMs病因病机的认识,除外现公认的“瘀血阻滞胞宫冲任”的病因病机外,还应重视该病“病邪重在寒、瘀”、“病脏在于肾”的病因病机特点,治疗上应标本兼顾,在活血化瘀消瘕的基础上,重视温肾法的治疗,肾阳得充,胞宫冲任得以温养,进而气血畅达,阴邪得散,冷结得消;结合病例一则,解析王国华教授对于EMs的临证思路及处方用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