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在我国南方种植规模较大,其接种相应的根瘤菌后可以高效发挥固氮作用,提高生物产量,增加还田后的改土能力。本文通过选择几种较为常用的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菌种相互接种,比较紫云英与根瘤菌之间的专属性差异,并通过多点取样,对影响紫云英根瘤特性的土壤理化指标进行分析,还通过野外筛选及实验室提取,力求发现并分离纯化高效的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不同品种紫云英接种根瘤
【基金项目】
:
江苏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轮作休耕创新团队项目(JATS[2018]21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在我国南方种植规模较大,其接种相应的根瘤菌后可以高效发挥固氮作用,提高生物产量,增加还田后的改土能力。本文通过选择几种较为常用的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菌种相互接种,比较紫云英与根瘤菌之间的专属性差异,并通过多点取样,对影响紫云英根瘤特性的土壤理化指标进行分析,还通过野外筛选及实验室提取,力求发现并分离纯化高效的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不同品种紫云英接种根瘤菌的生长效应研究采取盆栽方式,设置16个处理,以信阳籽、闽紫6号、闽紫品系8487711、石首种4个紫云英品种(系)为宿主,分别接种CCBAU2609、M.h93、7653R、无菌水4种菌液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在苗期、分枝期、盛花期测定紫云英各项生理指标,并测定其根瘤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的4个紫云英品种(系)在苗期时的株高、植株地上及地下部干重无显著差异,在盛花期则差异显著,闽紫品系8487711(51.04 cm)与石首种(39.11 cm)生长明显优于另外2个品种(29.20 cm;31.43 cm);整个生长周期,接种根瘤菌7653R后的根瘤数量及重量等指标均优于接种其他根瘤菌,且在4个品种(系)上表现趋势一致;盛花时期,接种根瘤菌7653R的信阳籽、闽紫6号、闽紫品系8487711、石首种的植株干重较对照(不接种根瘤菌)分别提高了102.82%、182.42%、55.56%、168.14%,固氮酶活性较对照增幅达 3.82、9.60、6.21、15.18倍。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菌种之间的专属性强弱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石首种与7653R之间的专属性最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7653R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根瘤菌,建议在生产上与闽紫品系8487711、石首种等紫云英品种配合使用,以期在产量、固氮等方面发挥较大优势。2.不同稻茬土壤对紫云英根瘤生长特性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苏南太湖流域与宁镇丘陵2个稻作区不同土壤条件下稻茬紫云英根瘤生长特性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样地生长的紫云英单株根瘤数、根瘤重量及固氮酶活性也不同。其中昆山采样地的紫云英单株根瘤数和固氮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24 plant-1,1362.73 nmol C2H4.min-1.g-1),而丹阳采样地单株根瘤数和固氮酶活性均最低(分别为1.13 plant-1,9.25 nmol C2H4·min-1.g-1);根瘤数量与土壤理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根瘤数量与全氮、有机质、硝态氮极显著相关(P<0.01),与含水量、有效磷显著相关(P<0.05);通过土壤理化特性与根瘤数量的通径分析发现,硝态氮、全氮、有机质、有效磷、土壤pH综合作用依次降低,其中有机质、硝态氮、有效磷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P2=1.629,P1=0.633,P4=0.448),是促进紫云英结瘤的主要因子,土壤全氮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P5=-1.138),是结瘤的主要限制因子。紫云英根瘤特性与土壤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具有协同效应,所以,在实际生产中,稻茬紫云英生长应增施一定数量的有机肥与磷肥,并酌减氮肥用量,最大程度提高紫云英结瘤固氮能力。3紫云英根瘤菌的分离与鉴定为提高紫云英根瘤菌的固氮效率,本研究从采样地采集紫云英样品,并从其根瘤中分离纯化出具一般根瘤菌表型的菌株,通过16S rDNA鉴定分类后,根据序列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经分离鉴定发现,3份根瘤菌菌株均为1个属,为固氮根瘤菌属Rhizobium;其中 DY 与菌株 sp.BAB-3360 相似度达 98.36%,KS2-2 与菌株 sp.SOY7相似性达94.79%,WJ与菌株sp.GGC10相似性达95.18%;由进化树分析发现,KS2-2与DY同处一个分支,亲缘关系较近,但与WJ亲缘关系较远。通过对苏南稻茬轮作模式下的紫云英根瘤菌进行初步的分离和鉴定,丰富了研究区域紫云英根瘤菌的资源。总之,接种根瘤菌后不同品种紫云英生长效应和根瘤特征均有显著变化,闽紫品系和石首种在供试品种中有一定优势,在接种根瘤菌7653R后植株形态、产量及根瘤指标增加幅度比较明显;土壤理化特性指标对根瘤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土壤有机质、硝态氮、有效磷含量等指标是根瘤生长发育的主要促进因子,土壤全氮含量是主要限制因子;提取、分离并鉴定的根瘤菌菌株可以作为现有紫云英根瘤菌的补充,并进一步试验及在生产上应用。本文结果可为苏南地区稻茬轮作紫云英充分发挥固氮潜力,挖掘紫云英增产的影响因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其他文献
蜘蛛是最成功的有毒动物和陆生食肉动物之一,它们巧妙地利用蛛丝和毒液迅速制服猎物。作为蜘蛛捕食的重要武器,毒液由成对的毒腺合成。蜘蛛毒液成分复杂多样,根据化学组分和药理学的研究,可以将其组分分为五大类:大多数蜘蛛毒液中均有的小分子化合物(离子、氨基酸、多胺、有机酸等)、存在于部分蜘蛛毒液中的抗菌肽(又称线性肽、阳离子肽、溶细胞肽)、富含二硫键的神经毒性肽(神经毒素)、非酶类的蛋白质和酶类。蜘蛛多肽类
近年来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对水稻生产造成了 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学者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地理分布、传毒媒介、传播途径等特性均有研究。2009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越南北方大面积蔓延,2010年进一步扩展到越南中部,同期我国
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Tospovirus)是最具危险性的植物病毒之一,每年在全球范围农艺作物上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被列为十大最重要的植物病毒之一。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番茄斑萎病毒属的典型种,由蓟马持久性循回增殖传播,能侵染90科900多种植物。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目前已报道30多种,根据地理分布不同进一步分为美洲型和欧亚型。我国的番茄斑萎
为减小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汽车供应链中下游企业会将实际需求放大后提供给上游企业,逐层传递后会形成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导致上游企业制造成本较高、生产稳定性较差。因此,为减小供应链中需求放大造成的不良影响,汽车供应链各企业开始关注客户需求预测研究。本文以Z汽车部件公司客户需求预测误差较大、缺乏科学预测工具为出发点,使用不同方法建立需求预测模型,旨在为Z公司确定合适的需求预测模型,解决其在客户需求预测
莴苣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莴苣菌核病是莴苣上发生严重的真菌病害,对莴苣生产造成严重损失。S.sclerotiorum侵染寄主广泛,如油菜、白菜、胡萝卜、大豆及向日葵等重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长期以来,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如菌核净等杀菌剂常被用于菌核病的防治,在田间已经监测到核盘菌多菌灵和菌核净抗性菌株。为此,本文从江苏常熟、无锡、徐
甜菜碱在动物体内可发挥诸多生理功能,例如提供甲基、影响神经内分泌、调节糖脂代谢、抗应激、调节渗透压等,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研究表明,母猪添加甜菜碱可提高胚胎存活率、增加母猪的产仔数、初生窝重,但目前对猪肉品质和肠道微生态影响少有报道。因此,本论文研究了母代饲粮添加甜菜碱和母子代饲粮均添加甜菜碱对子代巴马香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为甜菜碱在地方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取26头妊娠
果实成熟,是指果实完成生长发育之后,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的集合,这一过程也是影响果实的采后品质以及贮藏时间的关键因素。梨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广的果树之一,梨果实因其具有甜美多汁,肉质细腻,皮薄个大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作为呼吸跃变型水果,梨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乙烯从而加快果实成熟,可见,乙烯是梨果实成熟的重要促进因子。人们为了提早或延长果实的成熟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常采取喷施乙烯利、1
随着纳米银(Silvernanoparticle,nAg)类抗菌、消毒产品的广泛使用,nAg可随污水最终排放至城镇污水处理厂,对活性污泥微生物造成毒性胁迫进而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 homeserine lactones,AHLs)信号分子可根据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中细胞密度变化调控自身基因表达进而调节群体行为。因此,探究nAg胁迫下活性污泥混合液中AHLs变化
哺乳动物卵泡内部缺乏血管分布,导致其内部的卵母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处于低氧状态(对人类来说氧气含量大约在1.3%-5%之间)。有研究指出,低氧会影响细胞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组蛋白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卵丘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作为功能上的合胞体,两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对卵泡和卵母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卵丘颗粒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会影响卵母细胞的状态和功能。但
可溶性玉米纤维(Fibersol-2)是一种抗性麦芽糊精,在增强动物肠道屏障功能和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Fibersol-2对仔猪生长性能、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用28日龄、初始体重为(9.65±0.44)kg的杂交(杜×长×大)仔猪448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分别饲喂4种日粮:基础日粮分别加0(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