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环境自组织性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_590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关心已从注重住宅内部空间转向注重社区环境。然而调查发现,住区环境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不仅许多建成的普通住区,就是部分在销售初期普遍看好的高尚住区,环境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老化,甚至恶化。那么是什么促使住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呢? 当前住区环境只是开发性、工程性、静止性规划理念的产物,实际上,住区环境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处于社会大背景下,受潜在的自然的或社会的因素的制约,总是随时间的延续不断发展。研究住区环境的发展规律有重要意义 本文受系统论中自组织理论的启发,将自组织理论的概念及观点引入住区环境研究,在上篇中讨论了住区环境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性的局限,自组织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基于环境发展规律的设计原则。在下篇中,本文应用上篇中的观点和结论,讨论了住区环境中的具体问题。第四章讨论了有利于环境自组织优化发展的居住模式问题。第五章讨论了住区环境中的局部环境,即街道环境、水体环境、植物绿化、小休闲娱乐场地和设施。因为这些是环境自组织发展中的关键、敏感环节。第六章讨论了解放后的建成住区的环境整治问题,提出了环境整治的内容、模式,并针对住区环境恶化现象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其他文献
该文从阐述城隍信仰的起源、发展及其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关系入手,概括了城隍庙建筑的主要特征;对上海地区城隍庙建筑的历史沿革和现状作了深入的梳理;分析了上海地区城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与城市空间容量的扩充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这一矛盾在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过程中,体现愈加明显。城市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重
文章主要分四个层次:首先明确城市特色资源的内涵,认为城市特色资源应该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人才资源三类,并对不同类型资源对城市特色的影响进行深入阐述.其次进行城市
在西安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地域性理念越来越受到建筑师的重视。在以传统意象和地域表达为主流特征的建筑创作中,一系列具有传统建筑意向的“新唐风”建筑作
本文从建筑师的观点出发,对现阶段建筑师在从事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具有怎样的室内观进行了论述.首先就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这二者之间在各个方面都是
中国将在21世纪进入全面城市化阶段,亟待系统且合理的城市理论予以指导和把握。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世纪潮流的反应和表现,将主流和边缘的概
学位
该研究以探寻文化与三峡地区民居建筑形态与形制之间关系为目的,以文化人类学理论为依据,首先探讨了三峡地区传统民居同三峡地域文化的关系,并运用现代建筑领域符号学、现象
该文即以中小城市的总体规划为对象进行研究.论文从对问题的分析入手,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中小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通过对具有可持续思想的规划理论与方法进
从特定的地域、气候、人种、习俗、文化等因素的交汇点上,来考察色彩呈现的形象,就不难发现色彩由于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而产生不同的组合方式。在这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共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