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种造血系统高发性恶性肿瘤,也是小儿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雷帕霉素治疗白血病有一定的疗效。BCL11B(B-cell lymphoma/leukemia 11B)属于BCL家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BCL11B基因参与胸腺发生、T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物过程,同时也调控淋巴造血系统发育,增殖。其缺失容易产生辐射诱导白血病的发生。染色质构象俘获(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 3C)技术研究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空间组织,同时也可以研究远距离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是现阶段作为研究DNA-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有力工具。当3C、ChIP及甲醛辅助分离调控元件(Formaldehyde-assisted isolation of regulatory elements FAIRE)技术、组蛋白修饰技术相结合时,可以促进人们对细胞核内部结构的认识,细胞核染色质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多样的,而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来研究染色质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3C、ChIP及甲醛辅助分离调控元件(FAIRE)等技术方法,可以从三维水平上认识雷帕霉素对T细胞急性白血病细胞内BCL11B基因座位动态空间组织的影响,进而研究BCL11B基因在T细胞急性白血病细胞内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T细胞急性白血病细胞内BCL11B基因座位动态空间组织的影响,进而研究BCL11B基因在T细胞急性白血病细胞内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1.细胞常规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处于对数增长期时,选取合适浓度的雷帕霉素处理CD4+T细胞(Jurkat细胞),用MTT测定细胞活力。2.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 Blot检测Jurkat细胞用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处理24 h后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3.通过3C技术研究Jurkat细胞用雷帕霉素处理前后,BCL11B基因座位内位点间的相互作用的变化。4.通过FAIRE技术研究Jurkat细胞用雷帕霉素处理前后,BCL11B基因座位开放区位点之间的变化。5.通过ChIP技术研究Jurkat细胞用雷帕霉素处理前后,BCL11B基因座位与CTCF蛋白相关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变化。6.通过ChIP技术研究Jurkat细胞用雷帕霉素处理前后,BCL11B基因座位上组蛋白修饰水平变化。结果:1.通过MTT活力测定结果显示,雷帕霉素能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活力,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Jurkat细胞用雷帕霉素处理后,BCL11B与CTCF的转录水平及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上调。2.3C研究证明了BCL11B基因座位各位点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且雷帕霉素激发了Jurkat细胞BCL11B空间组织动态变化。3.FAIRE对BCL11B基因座位各位点的富集效率不同,且雷帕霉素激发了Jurkat细胞BCL11B基因座位活跃性。4.雷帕霉素影响了Jurkat细胞CTCF与BCL11B基因座位结合的频率。5.雷帕霉素影响了Jurkat细胞BCL11B基因座位上组蛋白修饰水平。结论:雷帕霉素处理改变了Jurkat细胞内的表观遗传环境,进而激发了BCL11B基因座位的空间组织变化,BCL11B基因座位这种空间组织的变化在功能上调控了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