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牛PrP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牛PrP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e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传播性海绵样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又称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s),是一类神经系统退行性致死性疾病,该病的致病因子PrP不同于其它微生物,它由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表面的朊蛋白PrP构象改变所致,仅由蛋白质组成,对蛋白酶K(PK)具有抗性,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沉积,导致神经细胞空泡样变,宿主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共济失调、痴呆等.PrP构象的改变是致病的根本原因,PrP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PrP二级结构β折叠为主.人类TSE主要有克雅氏症(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新型变异CJD(new variant CJD,nvCJD),GSS综合症(Gerstamann Straussler syndrome,GSS)、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etal familial insomnia,FFI),动物的TSE主要有牛海绵样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羊瘙痒病(Scrapie of goat or sheep)等.该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消化道、医源性途径(器官移植、神经外科、血液等)等,潜伏期很长,一般5~15年,一旦发病,100﹪的感染者在数月内死亡.目前TSE的发病机理还不清楚,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脑组织中PrP检测,检测方法主要是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Western blot、ELISA等免疫学方法.为了研究TSE的致病机理、建立特异、灵敏的PrP检测方法.我们以外周血中提取的牛(Bovine,Bo)、仓鼠(Hamster,Ha)、人(Human,Hu)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并克隆BoPrP(25~242)、HaPrP(23~231)、HuPrP(23~231)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对比研究;以pGEMCS为表达载体,在M15大肠杆菌中分别表达BoPrP(25~242)-GST、HaPrP(23~231)-GST、HuPrP(23~231)-GST融合蛋白,用Western bolt鉴定了所表达蛋白.
其他文献
该实验综合运用DNA在片延伸、固相PCR、分子杂交、酶学信号放大等生物芯片技术,建立了一种用DNA芯片快速检测汉坦病毒并进行基因分型的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实验利用等位
该研究的目的是:将反义VEGF,HSV-TK分别或同时连接到含有HIF-1特异结合序列(HRE)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上,分别转染骨肉瘤细胞株,给予外源性缺氧刺激,观察其缺氧靶向性表达效
目的:通过对5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lliary thyroid carcinoma,PTC)、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组)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ALCAM、E-cadherin和β-catenin基因和蛋白表达
目前,对供血者的筛选和血液样品的检测有效地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但是经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仍然存在。因此,采用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处理单份新鲜冷冻血浆已经成为一种灭
背景和目的:  先天免疫系统被认为是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感染会激活细胞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因子释放,如干扰素 (IFNs)。IFNs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背景和目的随着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的广泛应用,放射治疗已成为三大抗肿瘤疗法之一。皮肤和软组织是外照射的必经途径,因此接受放疗的肿瘤病人几乎无一幸免于放射性软组织损伤。放射性软组织损伤尤其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上尚缺乏防治放射性软组织损伤的安全有效药物。近年来人们把目光转向无毒性或低毒性且经济的中药放射防护剂的研究上来。我们拟研究淫羊藿素(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