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词》中的吹管乐器史料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作为一个音乐型态上的转折时期,承载着由歌舞伎乐向近世俗乐的过渡。社会制度的变化使音乐的发展重心由宫廷转向民间,以市民音乐为主的宋代音乐扎根民间的沃土,与当时主流的文学艺术——宋词,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推动宋代市民音乐发展的主力军是瓦肆勾栏或亭台楼阁中的乐伎,她们一方面作为音乐的创作者与演奏者,直接推动了音乐艺术在实践中的发展,另一方面,歌伎与宋代词人保持着密切联系,影响着宋词的内容,也增添了与音乐有关的史料记载。宋代乐伎为了适应音乐世俗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重新对乐器进行了选择,这也是《全宋词》中的吹管乐器史料的数量位居第一的重要原因。《全宋词》词作中涉及到的吹管乐器,多是为了辅助词人情感的表达和气氛的渲染。吹管乐器在词作中的发挥了一个“声场”的作用。同样的乐器可以深化不同的情感,烘托不同的氛围,管乐在全宋词中的这种功能,使大量的管乐资料通过宋词这一形式被保存下来,使分析管乐演奏风格与美学特色时有大量的例证。词人在寄情于音乐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视到宋代社会管乐器的功能与演奏形式。本文对《全宋词》中涉及的吹管乐器进行了分类研究,重点从不同吹管乐器的美学特色与情绪表达方面入手,因为不同管乐器的相关史料涉及的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在分析时也有不同的侧重,笔者力求全面的展示相关管乐史料所涉及的内容,以便对宋代的吹管乐器有更全面的了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姬松茸多糖(ABP-AW1)促进OVA抗原诱导Th1/Th2免疫反应的研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PBS免疫组、OVA免疫组、DT免疫1、2、3组和Alum免疫组。第1次免疫后,间隔2周再免
Laboratory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steep streams. The question is discussed wether an armoured s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其中大数据分析平台技术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阐述了大数据分析平台和
新媒体在我国开始于1994年。当年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64k网络信道开通,于是我们进入Web1.0时代。随着博客的出现,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各种社交媒体加速了网络虚拟社会的构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