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小鼠哮喘模型经白细胞介素17(IL-17)抗体及地塞米松(Dex)处理后,小鼠血液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的变化,肺组织病理及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IL-17抗体对哮喘小鼠PMN的影响,并与Dex进行比较,从而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40只雄性、18~22g、无特殊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健康昆明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IL-17抗体组(C组)、Dex组(D组),每组10只,以卵蛋白致敏和激发方法建立哮喘模型并给予相应处理。对血PMN分离纯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测MPO表达水平。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即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外周血PMN凋亡率①哮喘组(B组)与对照组(A组):q=7.387;P<0.01②IL-17抗体组(C组)与哮喘组(B组):q=6.089;P<0.01③Dex组(D组)与哮喘组(B组):q=2.925;P>0.05④IL-17抗体组(C组)与对照组(A组):q=1.298;P>0.052.BALF细胞形态学比较①B组与A组:细胞总数q=22.249;P<0.01Eos q=24.296;P<0.01Neu g=25.701;P<0.01②C组与B组:细胞总数q=11.678;P<0.01Neu q=14.305;P<0.01Eos q=2.527;P>0.05③D组与B组:细胞总数q=10.608;P<0.01Eos q=10.650;P<0.01Neu q=2.723;P>0.053.肺组织病理学观察A组支气管及肺泡结构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完整,未见或见极少炎症细胞;B组支气管及血管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腔狭窄,粘膜广泛水肿,肺泡隔水肿、增厚,肺泡腔融合扩大;C组炎症细胞浸润较B组显著减少,但部分结构仍有变化;D组炎症细胞浸润较B组显著减少,但部分结构仍有变化。4.MPO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①B组与A组:q=22.898;P<0.01②C组与B组:q=18.99l;P<0.01③D组与B组:q=5.7371;P<0.01④C组与D组:q=24.728;P<0.01结论:1.IL-17抗体干预后,哮喘小鼠激发后症状明显缓解;肺组织病理示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气管及肺泡结构损伤减轻,表明IL-17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2.IL-17抗体干预后,与Dex组比较,哮喘小鼠外周血PMN凋亡率增加,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肺组织MPO表达明显减少,表明IL-17抗体可能通过抑制哮喘发病机制中炎性细胞的中性粒细胞发挥作用。3.与地塞米松(Dex)比较,IL-17抗体有利于缓解哮喘小鼠PMN引起的炎症反应,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为PMN参与的哮喘发作提供新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