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鼠超长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为提高随意皮瓣移植成活率提供新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雌雄不限,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实验组(丁苯酞治疗组)和对照组(0.9%氯化钠治疗组),每组各20只。将大鼠用2%戊巴比妥钠(2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四肢固定、背部刮毛、络合碘消毒、铺巾,在其背部正中设计一蒂在头侧端的大小约2cm×8cm的全厚超长随意皮瓣。切开皮瓣边缘并掀起皮瓣,彻底止血后予以皮瓣原位缝合。实验组于术后当日开始给予丁苯酞(20mg/kg)灌胃治疗,每日2次,连续7天;对照组按同样的方法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术后每日观察皮瓣坏死范围,计算皮瓣成活面积和成活百分比。术后1天、3天、5天、7天和14天各切取两组皮瓣近段、中段与远段三段全厚皮瓣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行皮瓣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7天切取两组皮瓣中段组织,免疫组化法行CD34染色并在光镜下检测微血管数目以及术后即刻及术后1天、3天、5天、7天和14天切取两组皮瓣中段全层皮瓣组织,匀浆离心后,检测两组皮瓣中段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值和丙二醛(MDA)值。结果:1.大体观察:术后每日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组织水肿较轻,皮瓣坏死面积较小,并可见一定程度的毛发生长(近蒂部尤为明显);而对照组自皮瓣中段至末梢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坏死和血运不良,近蒂部有少许毛发生长。2.皮瓣存活面积和存活率测量与计算:术后7天,对两组皮瓣存活面积进行测量,得出实验组皮瓣存活面积为12.49±1.08cm2,计算皮瓣存活百分率为78.12±6.78%;而对照组皮瓣存活面积为9.16±0.73 cm2,皮瓣存活百分率57.26±4.51%。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3.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1天、3天、5天、7天和14天两组皮瓣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见实验组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坏死情况比对照组轻,真皮和真皮下层可见新生小血管及皮下纤维组织增生,而对照组各层次结构混乱不清,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4.微血管数目检测:术后第7天,两组皮瓣中段组织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微血管形成情况,测量实验组为25.2±8.15个;对照组为13.6±12.7个,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5.皮瓣组织中SOD和MDA的测定:术后即刻及术后1天、3天、5天、7天和14天检测两组中段皮瓣组织中SOD活力值和MDA值,SOD活力值:两组皮瓣中段在术后即刻SOD活力值基本相同,术后1-7天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直至术后14天后两组SOD活力值才基本恢复正常水平;MDA含量:测得MDA值在术后即刻亦基本相同,在术后1-7天实验明显小于对照组,1天时达最高值,3天时基本恢复,7天时再次增高,14天后恢复正常。结论:1.丁苯酞能增加随意皮瓣的存活面积,减轻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促进皮瓣存活。2.丁苯酞可以增加局部微血管数目,改善皮瓣局部微循环,从而提高皮瓣成活面积。3.丁苯酞能显著降低皮瓣组织中丙二醛(MDA)值,提高皮瓣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清除皮瓣缺血所增加的自由基和活性氧,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从而提高皮瓣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