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法制建设得以健全和完善,人们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也不断得到提高。伴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民事纠纷的数量急速增多,新类型的案件层出不穷,有限的司法资源已逐渐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司法需求。面对“诉讼爆炸”的局面,如何在保证诉讼公正的前提下实现诉讼效率的提高,成为我国司法改革和法院工作中的一道难题。为此,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各地法院进行了民事速裁程序的实践和探索,希望借其简便、快捷、高效的特点,解决“案多人少”的困境。该程序试行至今得到了迅速推广,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诉讼成本。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和统一的规范,各地对民事速裁的理解存在差异,操作规则也不尽相同,不利于民事速裁程序的发展和完善。本文对民事速裁程序进行了研究探讨,希望对我国民事速裁程序发展成为独立的民事诉讼程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共计三万余字,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民事速裁程序的基本理论,主要介绍和分析民事速裁程序创设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及其基本内涵和法理基础。第二部分介绍域外民事速裁程序的概况,主要是英、美、法、德四国的民事速裁概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目前的民事速裁实践探索情况进行介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将民事速裁与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进行比较,提出构建和完善民事速裁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五部分从基本原则、具体程序构建及民事速裁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方面,提出构建民事速裁程序的具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