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对人之生命的一种建构方式,作为人之生活的一种创造方式,在全球化的视野中重新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的生存境况及其时代特征,并进而理解人和社会、人和世界的关系以及采取相应对策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要自觉地担负起面向全球和植根本土的双重抗争,进而在这种抗争中谱写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话语。因此,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指向是通过与全球化的关系得以彰显的。本文从全球化视域出发,对全球化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走向进行了话说。本文主要是从理论和现实的两个视角,以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为主线来进行追问和诉求的。本文以全球化概念为切入点,通过阐述学术界对全球化的多义理解,凸现了西方和我国关于全球化的论争。对全球化涵义、本质、特征进行梳理和再认识,拓宽拓深了全球化的研究,通过这些角度的把握对于全球化整体的研究的可以达到管窥的效果。本文依循历史轨迹追溯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作为解读全球化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观照现实,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多维透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指归。本文从全球化与人类社会生存状况的关系质态出发,论述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是多维度的,重点阐释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价值观念冲突、国家主权削弱、文化安全受到威胁等方面的严重挑战。本文认为极端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全球化和本土化都是不可取的。前者很有可能以“一”淹没“多”,甚至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霸权模式和垄断模式,这本身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同时也违背了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多元化诉求;后者则有可能以回归传统的方式消弭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性”的追求,乃至退缩在一隅之中拒斥或背离现代文明的发展路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应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和特殊的规律。这些鲜明的特征是: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统一。这些特殊规律包括:动态平衡规律、和而不同规律、开源引流规律、整合超越规律。本文论述了全球化背后又的确隐藏着西方文化霸权和殖民扩张,发展中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种种危机。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全球的同时,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国家独立,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此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全球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认为目前人的发展是在全球化的时空架构中,交往作为全球化中的一个基本范畴,贯穿于全球化和人的发展过程的始终。鉴于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实质性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并且呼唤新的理论反思,作为全球化时代核心和基本特征的交往,直接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当代视野。因而,只有把交往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相结合,找出二者的内在关系,并探究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将两者内在地结合起来实现更高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整合,从而把握当代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因此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交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换:植根于生活世界;主体间进行对话、理解、共享,相互自我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