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西宁府新志》在青海省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青海省历史发展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系统的地方志。它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古代“西宁”地区历史发展特点的影响,也有方志发展规律的推动作用,而此志的作者——杨应琚,其在“西宁”地区十多年的实践活动与他具有的能力是促使《乾隆西宁府新志》出现的直接因素。
《乾隆西宁府新志》不仅继承了古代方志发展的成果,而且在内容上,作者力求将广泛搜集而来的各种资料囊括其中,尽量凸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以此来形成一部完备的地方志;在体例上,采用纲目体体例,并根据内容的多寡灵活运用体裁,在行文叙述中加入一些己见性文字说明帮助理解,使体例恰如其分的表达内容的需要,形成一部系统的地方志。
《乾隆西宁府新志》相比于乾隆之前,“西宁”地区仅有的三次修志实践的成果:乾隆时仅存数卷的《万历西宁卫志》与寥寥两本的《顺治西宁志》,内容丰富,体例完善,并在很多地方表现出自己的特色与创新,成为后世青海方志编纂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