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主要对清代著名外治医家吴尚先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认为其医学思想的突出特点为“内病外治”。通过对吴氏《理瀹骈文》的文献和理论研究分析,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及外治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清代著名外治医家吴尚先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认为其医学思想的突出特点为“内病外治”。通过对吴氏《理瀹骈文》的文献和理论研究分析,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及外治法的相关参考资料,系统梳理吴氏“内病外治”医学思想体系。具体分为八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对中医外治史方面的简述。二是对吴尚先个人历史及思想背景的简介。包括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等方面的分析。三是对吴尚先《理瀹骈文》的内容、结构、特点以及文理、医理方面的概述。四是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对吴尚先《理瀹骈文》中所论述的内病外治学进行逐项重点剖析。首先是理论方面。通过对《理瀹骈文》理论来源、理论特色的分析,明确内病外治之理论根源,及吴氏以医学经典为指导根据的特点,倡导内外合一、杂合辨治的理论思维。其次是治法方面。通过对理法关系、治法特色的分析,发现吴氏以理立法,以三焦分治为统领、主法,其他治法为辅的总分结合特点。再次是方剂方面。分别对制方原理、方剂特色、方药关系、剂型等进行分析。最后是药物方面。主要是吸药途径及机制、用药特色的分析。五是通过对《理瀹骈文》中吴氏引用著作的统计,来揭示吴尚先兼容并蓄、荟萃各家的医学思想特点。六是通过前面的深入具体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总结吴尚先医学思想特色、医学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七是探讨吴氏内病外治学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吴氏圆通运用内治的理法方药于外治中,充分发挥外治法之优势,并把外治、内治进行有机的结合,达到内外合一的高深境界。八是对内病外治学的展望。主要是对吴氏外治法与针灸学的思想方法及联系,结合研究。此外,还将吴氏外治法与西方芳香疗法作对比,深化对芳香疗法的认识,以及拓展吴氏外治学的治疗范围。
其他文献
<正>中医学认为身体内外产生的一种难忍受的苦楚叫痛,痛中带有一些酸感叫疼。脏腑气血精神等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失衡或破坏,产生难于忍受的苦楚,即疼痛,我们把这些以"疼痛"为主
本论文以断裂失效与涂层剥落的阀板和开裂失效的上法兰件为研究对象,在通过强度公式复验和采用SolidWorks 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核实阀板和上法兰的结构尺寸设计和材料选材符
解释偏向是已知的三种认知偏向之一。Clark & Wells(1995);Rapee & Heimberg(1997)认为信息加工偏差的引发和维持是导致社交焦虑的主要原因。所谓“解释偏向”是指认知信息加
中国抗战文学为什么没有经典作品,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五四”战争文学没有建立起现代战争文学传统,使抗战文学在较低的战争文学基础上开始创作;(二)抗战结束后,没有及时地把战时文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称"口眼歪斜",西医称"周围性面神经炎",其发病与受凉、劳累、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合作学习即满足时代的需求,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型。本文旨在分析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方法与实践的意义,以
目的:为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血液标本采集存在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30份血液不合格检验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论文针对我国近代历史滨水区旅游开发的趋势,通过对烟台近代历史滨海区现状的分析,得出历史滨海景区在城市旅游开发中的定位,结合历史滨海景区的设计实践,从功能开发的角度研
目的:测定浓缩生长因子(CGF)中VEGF和TGF-β1含量,观察其对软组织创伤愈合、减少愈合瘢痕方面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6只,抽取静脉血,制备CGF,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
目的:对胃食管反流病(CERD)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90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