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微机消谐装置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in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网中,经常发生由电压互感器(PT)引起的铁磁谐振现象,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加装微机消谐装置是当前常用的应对措施。微机消谐装置具有运行成本低、便于维护的特点,且一个系统只需安装一台此装置即可。然而,现有微机消谐装置难以辨识基频谐振与单相接地故障,为此,本文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首先介绍了PT铁磁谐振与单相接地辨识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现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指出每种方法的不足。利用ATP–EMTP仿真软件建立了PT铁磁谐振模型。通过仿真研究了铁磁谐振的故障特征,发现系统产生铁磁谐振时,零序电压存在畸变,不是标准的正弦波形。并对PT开口三角投入阻尼电阻的消谐措施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PT允许范围内,投入电阻越小,消谐效果越好。通过分析基频谐振与单相接地的系统零序电压,提出可通过比较零序电压与标准正弦波形的相似程度,来辨识基频谐振与单相接地。由此提出了基于正弦拟合的故障辨识技术,该方法以频率50Hz的正弦函数为模型对零序电压采样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拟合函数的幅值可以判断零序电压是否为基频量。利用基频谐振时零序电压波形畸变的特点,构造波形畸变度函数,通过计算波形畸变度以区分基频谐振与单相接地。利用仿真数据对正弦拟合算法进行验证时,充分考虑到实际PT的测量精度,以数学的舍入误差模拟实际PT的测量误差,计算结果表明正弦拟合算法能够克服PT测量误差的影响,对铁磁谐振与单相接地故障进行有效辨识。最后,结合FFT与正弦拟合两种算法,开发微机消谐装置。介绍了硬件系统总体构架,并阐述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原则与具体实现方案;利用模块化思想设计了装置的软件系统,对主要程序模块进行详细分析,给出具体流程图;并通过试验对微机消谐装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辨识故障类型并可靠动作。
其他文献
我国进入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点,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三产业结构之间不断优化,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差距。政府的财政支出作为调节产业结构的重要工具,对于
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英翻译水平,本文在分析汉英翻译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如何优化汉英翻译教学模式。
以盛产火腿闻名于世的浙江省金华市,如今又推出了集“节土、节水、节能、增效、调温、美市容”为一体的“名特优产品”——生态公厕。所谓生态公厕,是一种自身形成良性循环
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材定位、主题图使用、习题使用、综合与
高中数学教学应适应当前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全能人才,把分类讨论这一教育思想教会并要教精,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更好的为解题服务,更应注重学生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其用数学的逻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混乱、不合理,课程称谓缺乏一致性和规范性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体育课程的"育体"和"育人"功能。分析发现,高校对课程设置形式不清楚,对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和教材
高校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对实际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及存在的问题是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但
记者(以下简称'记'):此次国家科技部举办ITER十年大会,会上有很多重量级的嘉宾出席,足以看出国家对于这个项目的重视。那么,历经十年发展,中国聚变发展处于什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