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生奥林匹克观的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ji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角度出发,在宏扬奥林匹克运动教育价值的背景下,尝试性的对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生的奥林匹克观进行调查研究,以求洞悉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了解、对奥林匹克价值的认识、对奥运会的态度,并分析影响他们奥林匹克观的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强化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功能,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本研究利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所需资料,资料的加工、处理和分析采用了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的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其它活动内容知晓率不高。在对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其它活动内容的知晓上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性。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结构了解不够,对奥林匹克主义的理解不深,仅停留在竞争层面,而少有对其从生活哲学的层面去理解。大学生对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这两个概念表现出难以把握的困惑,倾向于将奥林匹克运动看作奥运会。大学生对奥运会的情感态度积极,而在对奥运会功能的认识中,显示出浓厚的民族意识和比赛意识,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教育价值体会不深。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其中“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世界性课题,成为教育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国教育部亦将研究性学习列为中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乃至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该文首先阐明了
该研究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观点: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并非主从关系,显性课程的运作过程总是伴随隐性课程;
本课题旨在研究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创造性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结构不适应大学生创造
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讨论.第一部分:影视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第二部分:影视教育与素质培养.第三部分:影视教育的学习心理.这一部分主要分析大学影视教育教学对象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