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国内外无法逆转的发展趋势,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人口年龄的增长导致老年人口失能的可能性不断上升,加之目前失能人群照护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长期护理保险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结合我国当前的总体情况,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具有增长迅速、发展趋势猛烈和地区分布差异大等特征,为了更好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减轻失能患者的家庭负担,我国提出在一些有代表性省市率先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并在试点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山西省统计年鉴的数据,预计2020年全省65岁及以上老人数量将占全省人口数量的11%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临汾市作为省内具有代表性的老龄化地区,分别于2017年10月和2018年3月颁布并实施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制度。在政府和多方机构的支持配合下,临汾市充分吸取了国内其他试点城市的经验,在长护险试点开展的这段时间,形成了一套初步的保障和运行体系。笔者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对临汾市目前长期护理保险的推行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总结,找出其在制度设计上的薄弱之处。其次,大量对比国内典型城市的制度内容及做法,结合临汾市的具体情况归纳出临汾市在推行长护险试点期间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总结其他城市的经验教训并根据临汾市的突出问题,提出未来长期护理保险在临汾全面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并从不同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立足于临汾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调研情况,归纳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临汾市长护险的标准制定上存在缺失和不够清晰的问题,护理方面的资源投入相对匮乏,同时参保主体对长护险的认知程度不够高,政府宣传力度不大且缺乏预防机制。因此,在今后长期护理保险正式推行之前,临汾市应吸取各地的经验教训并着重从制度、护理和主体层面进行提高和改进,让失能者充分体会到长护险为生活带来的保障和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