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有效应对铀矿冶中的的放射性污染,特别是低浓度含铀废水的处理,是当前核环保研究的热点之一。吸附法具有高效性、选择性好以及材料来源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而吸附法的关键是寻找一种低价高效的吸附剂。作者以玉米淀粉(CS)为原材料,分别采用冷藏溶剂交换和氨基改性的方法制备出回生淀粉(MS)和氨基淀粉(CAS)。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初始pH,投加量,铀初始浓度及温度等因素对两种材料吸附U(VI)的影响。并用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的表征结果对两种材料的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当MS的投加量为4g/L,U(VI)初始浓度为10mg/L、pH为6的条件下,对U(VI)去除率为97.8%。吸附在150min左右达到平衡。25℃的最大吸附容量为20.00mg/g。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的拟合MS对U(VI)的吸附过程。表明该过程是单分子层吸附,而且是化学吸附。MS吸附U(VI)为自发、吸热、不可逆反应。SEM图像对比表明,MS表面呈云状的蓬松多孔结构,增大了比表面积。FT-IR结果表明MS中大量存在的活性羟基对吸附U(VI)起主要作用。CAS对U(VI)的吸附效果良好。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吸附的最佳pH为6,在90min左右达到平衡,最大吸附容量29.06mg/g。CAS对U(VI)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动力学受化学吸附控制。CAS吸附U(VI)是一个自发的吸热反应,高温有利于反应的进行。由SEM、FT-IR分析可知,CAS表面呈褶皱疏松状,吸附铀前后未见明显改变。CAS中氨基和羟基对吸附U(VI)起主要作用,CAS对U(VI)吸附的机理为表面络合吸附。吸附解吸试验表明CAS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