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方辽阔恢弘的土地上,一个意为“镔铁”的马背民族——契丹,冲破了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的视野,建立了中原历史上第一个草原帝国。契丹民族是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渔猎生活。在公元916年,耶鲁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到了他的儿子耶律德光也就是辽太宗时,改国号为辽,在广袤的大地上活跃了两百多年,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在公元1125年,被女真人所建立的金国所灭。契丹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辽代历史,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起着关键作用。但是从现有文献来看,关于辽代的记载很少,这就增加了研究辽代社会、生活、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难度。近几十年来,随着辽代墓葬的不断发掘,出土了大量的辽代文物、壁画等。甚至还有辽代卷轴画,这都为研究辽代,提供了必要条件。1975年在河北宣化下巴里村发现了张氏、韩氏的家族墓群,当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辽墓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散乐图、出行图、启门图、天文图、备经图、备宴图、花鸟屏风图、对弈图等,全面反映了辽国的经济、文化、艺术、民俗、宗教等各个领域的文化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力图通过契丹统治下的汉人墓和契丹人墓比较,辽代汉人墓和五代北宋墓的比较,更加全面分析河北宣化辽墓的内容及艺术特色,使我们清晰看到宣化辽墓的文化成因和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对宣化辽墓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可以解析壁画背后的精神内涵,也了解了当时契丹画家的绘画水平和艺术造诣,这都为研究辽代艺术文化方面提供了基础研究。最后,注重分析宣化辽墓中的壁画所体现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辽朝统治间,辽文化与契丹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在辽代墓室中看到了契丹美术与汉人美术的水乳交融,这是二百多年相互吸纳和推动的结构,正是多元化文化的发展,才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艺术的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