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为BC)是一种由某些特定微生物菌株合成的具有超高纯度的纳米级纤维素。与一般的植物纤维素相比可知,细菌纤维素具有很多价值重大的优越性,如:细菌纤维素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与水的结合能力强、与自然界中生物良好的相容性和易降解特性、结晶度高、机械强度好、合成过程可控性高等。因此,细菌纤维素在食品行业、造纸工业、医药材料工业、音响设备制造业等诸多领域均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并由此成为当前国内外生物材料研究的一大热点。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细菌纤维素因为其生产、加工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广泛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本文以本实验室选育的木醋杆菌M12为实验菌株,探讨静置培养木醋杆菌M12产细菌纤维素的发酵条件,并且基于细菌纤维素具有作为固定化材料的应用潜力,探讨发酵条件及干燥方式对制备的细菌纤维素的孔隙率、持水性等性能参数的影响。最后,以制备的细菌纤维素为固定化材料,考察其在固定化细胞,保护益生菌的方面的初步应用。研究结果如下:1)静置培养木醋杆菌M12菌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最适宜的培养条件包括以下几个因素:种子液的种龄为36h;培养温度确定为30℃;接种量确定为8%;发酵周期控制在6d;初始pH值范围是4.0-7.0。2)利用了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木醋杆菌M12纤维素膜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细菌纤维素干膜的孔隙率、持水性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自然风干、80℃烘干、冷冻干燥,这三种干燥方式对于细菌纤维素膜的含水率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干燥方式对细菌纤维素膜的复水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冷冻干燥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复水率高达95.01%,明显高于通过自然风干和80℃烘干的细菌纤维素膜。此外,随着接种量和发酵周期的增加,细菌纤维素膜的孔隙率降低。且相同发酵方式获得的细菌纤维素膜经冻干方式干燥较烘干所获得的纤维素膜孔隙率更大。3)本文选用植物乳杆菌作为保护菌株,通过对该菌的菌落形态特征、细胞形态特征、生长规律测定实验结果,对植物乳杆菌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体外模拟动物消化道酸性和胆盐环境进行益生菌保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菌相比于游离菌株对酸及胆盐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由此可知,经过细菌纤维素的固定化起到了保护益生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