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双场桥协同调度优化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i_geji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愈发加速,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国际贸易货物总量迅速增长,集装箱码头和航运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自动化码头可以显著地降低码头各个装卸环节的人工成本,在提升装卸效率的同时降低码头运营的风险,因此国内外码头开始向半自动化、全自动化转型。目前,国内外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通常采取垂直岸线的布局方式,双场桥协同作业以完成堆场装卸作业。在实际自动化码头堆场调度时,码头企业通常选择在箱区中设置接力区,双场桥采用接力作业的方式以完成装卸任务。因此,如何找到最合理的接力区位置和最优接力区下的最优任务序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关于场桥调度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系统地描述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统,提出双场桥作业系统中接力区的选址和任务序列的优化为研究的关键问题;接下来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双场桥作业系统,以最小化系统总完成时间为目标,考虑双场桥协同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四种干扰情况,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模型的决策变量包括优的任务序列、每个任务的起止时间、最优接力区的选址等;为求解模型,本文设计了融合模拟退火思想的两阶段遗传算法,算法使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与CPLEX求解器相结合。最后设置21组不同规模的算例进行数值实验,并进行多组对比实验验证算法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模型和算法可以为双场桥协同调度找到最优的接力区以及在最优接力区设置下的最优任务序列,相比于将接力区设置在箱区中间贝位,可以节约5%-15%的完成时间,有效改善双场桥作业效率。本文设计的算法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针对不同规模的算例求出近似最优解,并且可以改善运算效率和算法性能。
其他文献
线型建设项目主要指公路、铁路、堤防、灌渠、天然气及输油管线等跨区域呈线状分布的开发建设项目.以江西省长江干流江岸堤防加固整治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对线型开发建设项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发病过程中合并心脏和肝脏损害的情况。方法选取82例COVID-19患者,其中普通型组58例,重型和危重型组24例,对纳入病例病程中出
本文研究对象为台105区块,其地层储层厚度较薄,岩石物性较差,平均单井钻遇有效3.0m/4.0层,属于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较为严重。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及2011~2014年的加密调整,各种开发问题逐渐突显,如低效无效水循环井数比例高,平面上水驱效果较差,薄差储层储量动用情况差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方案初期确定的技术政策界限不能完全适用于现阶段油藏生产需求。因此,本文针对台105区块目前开发现状,
介绍了一种基于径向注浆扩散模型的新型注浆测试装置,该装置较好地模拟了实际注浆工艺,可进行单液压力注浆和双液压力注浆试验及循环式等多工艺注浆试验,并可同时测试防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