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协同和界面协同促进介孔材料负载脯氨酸催化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sta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脯氨酸及其衍生物是最重要的一类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之一。如何实现脯氨酸类催化剂对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的高效催化更是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脯氨酸多相化后催化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备受关注,然而多相脯氨酸催化剂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效率普遍较低。本论文设计制备了一种具有亲疏水周期交替分布孔壁的介孔材料负载脯氨酸多相催化剂,研究了多相催化剂对不对称Aldol反应的催化性能,并以疏水孔壁和亲水孔壁的介孔材料负载脯氨酸多相催化剂为对比催化剂,研究了多相催化剂表面性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和N2吸脱附等手段表征了介孔载体的有序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FT-TR等手段证明了均相脯氨酸在介孔材料内表面的负载,用29Si NMR、动态水分吸附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载体的不同表面性质。最后以环己酮和对硝基苯甲醛在无有机溶剂条件下的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为评价反应,研究了催化剂表面性质和孔道内反应微环境对催化剂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证明:1.多相催化剂表面性质影响催化活性,多相催化剂介孔孔壁促进有机反应物靠近催化剂活性中心,有效的提高了反应转化速率。不同亲疏水表面的催化剂对反应底物的吸附能力不同,孔壁疏水性越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促进越明显。亲疏水交替催化剂能有效催化无溶剂条件下均相脯氨酸不能催化的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2.当反应在水溶剂条件下进行时,催化剂孔壁富集反应底物进入孔道,反应速率相对于无溶剂时更大,且孔道内有效的油水界面能够进一步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相对于疏水催化剂孔道内形成的连续凹形油水界面和亲水催化剂孔道内不能形成有效油水界面,亲疏水交替催化剂孔道内形成的不连续凸形油水界面对反应速率的促进更大。3.相对于脯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剂孔道限域效应导致不对称Aldol反应主要产物构型反转。对于三种不同表面性质的多相催化剂,活性中心在孔道内的存在位置不同,但三种载体都能够通过限域效应抑制反应醛底物从re面进攻anti-酮烯胺,从而提供产物的不对称选择性,造成主要产物构型反转。亲疏水交替催化剂相对于疏水催化剂和亲水催化剂限域效应更大,产物不对称选择性更高。4.界面协同提高不对称Aldol反应不对称选择性。孔道内有效油水界面的存在有利于界面自由羟基通过氢键吸引反应底物或者参与过渡态促进底物醛从si面进攻syn-酮烯胺,增大反应速率的同时提高产物不对称选择性。催化剂不同的表面性质能够影响孔道内油水界面的存在形式。相对亲疏水交替催化剂孔道内形成的不连续凸形油水界面,疏水催化剂孔道内形成的连续凹形油水界面阻碍底物醛从si面进攻syn-酮烯胺,降低反应的不对称选择性。
其他文献
喇叭苗是贵州众多民族的一支,他们同安顺的屯堡人同源,都是屯堡文化的产物,但其文化的最终展现形式却不一样。虽然被认定为苗族,他们却依然坚持着对原初文化的保持。喇叭苗以
舞蹈动作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点,通过无数静中有意和动中有静的舞姿,形成了舞蹈所特有的风格和韵味,从而塑造了舞蹈形象并展示了人物特征。叙事舞蹈作品是舞蹈艺术中的主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储备功能。方法 :将 2 3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ICGR15分别与患者的腹水、血浆白蛋白、胆红素、Child’s分级及术后肝功能损害率进行统计分析。结
<正> 睡莲不开花,除品种的原因外,还可能由于以下几点: 1.温度过低:睡莲原产于温带到热带的广阔地区,性喜高温,不耐寒。冬季必须连盆移入室内,不耐寒品种越冬温度要求在15℃
期刊
本文对目前国内企业大学建设仍停留在培训中心"改头换面"的现状进行了关注,由此引发对企业大学为何无法培育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动态能力的思考。通过对企业成长与
论述了水射流切割(含磨料水射流)技术的实施原理、系统组成、水射流结构、材料去除机理及主要切割参数和切割效能,介绍了其特点和应用范围。针对国内外水射流技术现状,指明了
旱半夏最适合果林套种,因为它喜阴蔽环境,在高温季节阳光直射时植株容易发生倒苗(苗枯黄萎缩),导致块茎停止生长。而炎热的夏季果林叶茂,正是旱半夏生长旺盛期的天然保护伞,
目的 :探讨高血压类型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68例不同类型高血压病人 (男 94例 ,女 74例 )与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74例高血压患者中 ,出现心脑
在目前研究的多种不对称催化合成反应中,手性相转移催化反应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环保和易于扩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以N-二苯亚甲基甘氨酸叔丁
本论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纳米纤维修饰的氧化铟-氧化锡(ITO)电极,然后在纤维上面修饰不同物质,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和电催化行为,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