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产肝性能较好的朗德鹅(Landes geese,Anser anser)和产肝性能中等的四川白鹅(Sichuan white geese,Anser cygnoides)为实验材料,由于两个品种的体重相差较大,为了使两品种之间的脂肪生成与代谢更有比较价值,实验中根据不同品种鹅的体重进行填饲操作,使得单位体重的填饲量相等(25g/日.100g体重)。分别测定三个不同阶段:预填前、预填后(即填饲前)和填饲后的肝素后血浆LPL的活性、血浆中的VLDL和TG的浓度、皮脂重、腹脂重、肝脏重和肝脏脂肪含量,使用RT—PCR方法研究鹅LPL mRNA的表达特性、不同生长期皮脂和腹脂中LPL mRNA的表达规律,以及在皮脂和腹脂中填饲对LPL基因表达的影响,测定皮脂、腹脂中的LPL mRNA的表达量的变化;测定出壳重、1周龄、10周龄、预填前、预填后即填饲前和填饲后6个阶段的体重。发现品种间,除预填后的血浆VLDL和TG浓度以及填饲后的血浆VLDL、TG浓度以及LPL活性是朗德鹅低于四川白鹅外,其余均高于四川白鹅。而不同阶段间,填饲后与填饲前相比,两种鹅的血浆LPL的活性、血浆中的VLDL和TG的浓度、皮脂重、腹脂重、肝脏重和肝脏脂肪含量以及使皮脂和腹脂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的上升,朗德鹅的肝脏重及肝脏脂肪含量增量大于四川白鹅,血浆中的VLDL和TG的浓度两品种间增量相等。LPL mRNA表达量增加表现出组织依赖性,经过预填和填饲后,不同脂肪组织的LPL表达量表现出差异性,腹脂中的LPL表达增量高于皮脂中的增量。分析以上结果后得到如下结论:(1)在单位体重相同采食量的条件下,朗德鹅对日粮的利用率和四川白鹅相当,表明不同体重的品种鹅根据单位体重进行填饲来研究肥肝生成机制是可行的;(2)填饲后朗德鹅肝重量与LPL活性成负相关(r=-0.37,P<0.05),四川白鹅的肝重与TG和VLDL呈较强的正相关(分别为r=0.41和r=0.39,P<0.05),表明朗德鹅利用摄入的大量食物转化为脂肪并且优先沉积在肝脏中;四川白鹅生成的脂肪优先贮存在肝外脂肪组织一皮下脂肪和腹脂中,并且这一现象由LPL活性介导,LPL活性低则肝脏沉积脂肪多,反之则肝外脂肪组织沉积脂肪多;(3)LPL mRNA的表达量与血浆LPL的活性之间相关不显著,影响二者之间关系的因素还包括激素、饮食状态和一些生理性调节因子;(4)采食量的高低以及食物脂肪含量的高低均是诱导组织LPL mRNA表达差异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