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胺类化合物是氨分子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所得到的产物,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胺类化合物具有毒性。腐胺、尸胺是食品细菌性腐败的重要化学标志物,其含量可作为食品新鲜度的指标;丙烯酰胺、杂环胺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和癌症的发生;二级胺类化合物是环境危害和水体污染的重要标志物;儿茶酚胺类化合物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分析物。对胺类化合物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分析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临床诊断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胺类化合物是氨分子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所得到的产物,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胺类化合物具有毒性。腐胺、尸胺是食品细菌性腐败的重要化学标志物,其含量可作为食品新鲜度的指标;丙烯酰胺、杂环胺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和癌症的发生;二级胺类化合物是环境危害和水体污染的重要标志物;儿茶酚胺类化合物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分析物。对胺类化合物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分析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临床诊断等各个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但胺类化合物由于较强极性、高挥发性、强活泼性,结构中缺乏生色团或荧光团,在检测前一般需要进行衍生化处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米氏酸类衍生试剂可在较温和条件下对胺类化合物进行高效标记,生成稳定性好且具有良好仪器响应的衍生化产物。基于此,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米氏酸衍生试剂(BSMAD),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检测法以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对一系列胺类化合物成功进行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定性、定量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合成了并表征了一种新型荧光衍生试剂BSMAD,并且探究了它与胺类化合物的衍生原理,并与基于其他衍生试剂的胺类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建立了BSAMD与三种二级胺类化合物的柱前衍生化方法,结合HPLC-FLD检测,实现了三种二级胺类化合物的高灵敏度测定。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在0.4?0.8 nmol·L-1之间),衍生条件温和,衍生效率高,生成的衍生化产物结构单一,且无需对样品进行萃取、纯化等额外处理等优点,缩短了分析流程,减少了分析时间。(2)建立了HPLC-FLD柱前BSMAD衍生化反应来分析6种生物胺的方法,结合LC-MS/MS检测,成功实现了6种毒性最强的生物胺的定量分析。该方法成功对黄酒、红酒、料酒、啤酒等实际样品中6种生物胺物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四种样品中均存在这6种生物胺,且含量在1.72?15.23μg·L-1之间,回收率在94.6%?100.5%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在0.4?0.8 nmol·L-1之间),线性好(R~2≥0.9946),重复性好(日内RSD≤3.7%,日间RSD≤5.8%),样品前处理简单,与其它方法相比,BSMAD柱前衍生化方法简便、可靠、灵敏度高、干扰小,为今后不同基质中生物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负载助催化剂是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的有效策略之一。贵金属助剂在水分解中有着卓越的析氢活性,却因其高昂的价格和稀少的储量而难以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各种非贵金属助剂的开发则显得尤为必要。其中,过渡金属磷化物因其自身所具有的高导电性和优异的催化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常规高温磷化法大多较为繁琐且通常都涉及剧毒气体PH3的释放;同时,所得的磷化物通常处于晶态,而对非晶态结构的研究则较为匮乏。因此
开发新型、资源丰富、经济高效的析氢助催化剂,实现可再生太阳能的高效光催化分解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过渡金属硫化钨是很有希望替代铂的助催化剂之一,然而,由于其导电性较弱和界面反应活性位点稀少,严重限制了硫化钨在光催化分解水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硫化钨作为析氢助催化剂的光催化产氢活性,本研究主要通过引入金属元素调控硫化钨微结构来构建钨基双金属硫化物,从而改善其光催化活性。本论文采用温和、
当前,外部放射疗法(radiotherapy)仍然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有效策略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实体瘤治疗中。在放疗期间,主要是利用其产生的高能X射线、γ射线和电子束引起的DNA双链断裂来杀死癌细胞,抑制肿瘤增殖。但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缺氧会产生多种抵抗机制导致放射治疗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失败。同时,高剂量的辐射可能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所以
烯酮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反应研究和核心骨架分子的构筑,基于烯酮的环加成反应尤其受到重视。因此,发现新的烯酮活性中间体,并发展新型环加成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在课题组前期联烯酰亚胺的[4+1]环加成研究基础之上,开展了可能经由烯酮反应中间体的[3+3]环加成反应研究,解决了两类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难题,具体如下:在第二章利用联烯酰亚胺作C3合成子,采用硫代甲酰胺作为
近年来锂氧气电池因其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广泛地研究,然而其实际应用还受到充放电极化大、循环寿命短和倍率性差等问题的制约。这些问题一方面来源于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缓慢的动力学过程,另一方面来源于溶解性和导电性差的放电产物Li2O2的堆积。Li2O2的堆积不仅堵塞传质通道导致放电过程结束,而且Li2O2覆盖氧气电极的表面阻碍催化剂与活性物质的直接接触,导致较高的充电极化。因此,设
环氧树脂(EP)以其良好的性能如粘接性能、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耐热性以及收缩率低等特点,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材料、涂料、胶粘剂、电子封装材料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但环氧树脂的三维网状结构使其固化产物变形能力差、脆性大,均限制了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进一步改善。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易加工以及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且亚微米级碳化硅(SiC)颗粒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模量等特性,
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钠离子较大的半径使得电极材料在储能过程中面临体积膨胀严重、库伦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推动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关键。负极材料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之一,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在众多的负极材料当中,铌基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M-Nb-O,M=Fe,Cr,Mg等)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和晶体结构稳定等
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新型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其以成本低、能带结构合适、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吸引了广泛关注。然而,传统高温煅烧法制备的g-C3N4存在基本结构单元排列无序、结晶度低的缺点,导致其光催化活性较低。因此,开发有效的方法合成基本结构单元排列有序、结晶度高的g-C3N4至关重要。本论文主要围绕开发简单高效且绿色环保的新方法来合成高晶化g-C3N4,并对高晶化g-C3N4的形成原理、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是一类新型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无机-有机复合聚合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即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兴趣。本论文以金属材料表面高性能保护膜的研究为目的,设计合成了3种新型芳基咪唑化合物,并分别与Cu2+、Zn2+离子制备得到6种MOFs,考察它们对金属铜表面的保护作用。并将3种咪唑化合物在铜金属表面成膜,研究其耐氧化、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探讨了其成膜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菲是含有三个苯的多环芳烃类分子,由于其在许多天然药物中存在并显示出多种医药性能,例如抗癌、抗HIV和抑菌等而倍受科学家的关注。作为小分子多环芳烃,菲具有出色的电化学和光物理性质,在有机光学材料和电子材料中具有广泛应用。此外,在有机合成领域,菲类分子还是有用的合成中间体,常被用于合成菲基生物碱及复杂天然有机物。基于菲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构造方法持续吸引着化学家的目光。构建菲核的典型方法是以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