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特发性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idiopathic Rapid-eye-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iRBD)患者认知受损特征;通过MR定量磁敏感图技术(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观察iRBD患者发病后脑内铁沉积特点;进一步分析iRBD患者脑内灰质核团铁沉积分布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进而探索iRBD患者认知损害的铁沉积神经影像的病理学机制,为早期发现iRBD的神经退行性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9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收集通过v-PSG检查,符合ICSD-3诊断确诊为特发性RBD患者24例作为病例组(iRBD组),纳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实验组相匹配的的自诉无夜间异常睡眠行为的健康人群,经过v-PSG检查排除RBD后,共收集的25例健康对照组(HC组)。完善基线信息后进行对受试者的认知功能的评估。可将认知功能评估分为四方面,最后将四方面整合平均得到总体认知功能,1)采用Rey复杂图形测验(Rey-Osterrieth complex figure,ROCF)测量受试者视空间功能水平;2)应用Stroop色词测验(Color word test,CWT)、词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连线测验(Trial making test,TMT)测评注意力/执行能力;3)应用ROCF回忆测试、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测评受试者记忆学习能力;4)应用Boston命名测验(Boston naming test,BNT)进行语言能力测验,从而获得iRBD患者认知功能特征。再排除患者既往体内金属支架,幽闭恐惧及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选取iRBD患者14名,健康对照组17名,对其进行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e,T1 WI)、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e,T2 WI)等MR常规扫描及SWI序列的检查,经技术处理后最终得到QSM图,并分析脑内深部核团感兴趣区的磁敏感值,具体部位包括双侧尾状核头,双侧苍白球,双侧壳核,双侧背侧丘脑,双侧红核,双侧黑质及双侧齿状核。其后将iRBD组与HC组ROI区磁敏感值进行对比,并将磁敏感值与认知功能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1.iRBD组与HC组两组间认知功能得分的差异;2.iRBD组与HC组两组间磁敏感值的差异;3.iRBD组内各感兴趣区磁敏感值与认知功能得分相关性。结果1.iRBD组与HC组相比,总体认知功能,视空间能力及记忆学习能力得分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RBD组与HC组相比,注意力/执行能力及语言能力得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RBD组与HC组相比,在颅内ROI区右侧黑质及右侧小脑齿状核存在磁敏感值增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兴趣区双侧尾状核头,双侧苍白球、双侧壳核、双侧背侧丘脑、双侧红核、左侧黑质及左侧齿状核磁敏感值较正常对照相比,差别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3.双侧尾状核磁敏感值与总体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存在负相关关系(左侧尾状核P<0.05,r=-0.598;右侧尾状核P<0.05,r=-0.616);左侧尾状核磁敏感值与注意力/执行功能评分结果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r=-0.542);双侧壳核磁敏感值与视空间能力评分结果存在负相关关系(左侧壳核P<0.05,r=-0.638;右侧壳核P<0.05,r=-0.591);与总体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存在负相关关系(左侧壳核P<0.05,r=-0.576;右侧壳核P<0.05,r=-0.617);右侧小脑齿状核磁敏感值与记忆能力评分结果呈负相关关系(P<0.05,r=-0.554)。结论1.iRBD患者存在总体认知功能受损,其认知受损领域为视空间和与记忆功能。2.QSM是定量评价颅内铁沉积的敏感技术,iRBD患者黑质及小脑齿状核铁沉积增多可能是iRBD神经退行性变主要原因之一,或可成为iRBD进展为神经变性病的早期影像学标志之一。3.脑内尾状核头,壳核及小脑齿状核脑内铁沉积异常增多可能为RBD疾病进程中认知功能受损病理机制之一。针对于铁代谢的疾病修饰治疗有望成为iRBD新的治疗靶点。